第100頁(第1/2 頁)
林如海上京謀求起復,與賈敏一起回了京都。
林家的祖宅雖然收拾好了。
然而,三年並未住人,林家的主子也不多。
故而,春節前夕,賈敏會在榮府借住。
葳蕤軒雖然給了小花精,她卻很少居住。
賈敏回家依舊住在葳蕤軒。
林如海則是日日出門應酬,拜見恩師、聯絡同年,又要去吏部行走,反正忙得很。
謀取起復是大事,賈敏自然要支援。
林如海的恩師杜祭酒,如今已是吏部侍郎。
故而,林如海起復,無需榮府幫忙。
臘月的時候,林如海的官職跑下來了。
他也算是朝中有人。
別人一個機會難求,林如海卻有兩個機會。
一個是督察院御史。
一個是翰林院編修。
都是正七品。
林如海是前科探花,如今的品級卻低於賈政。
這也是各人的運道不同。
林如海難以抉擇。
很顯然,御史是得罪人的事情。
翰林編修,有兩條出路,一是得了陛下的青眼,去六部輪換。
然後坐到侍郎尚書。
若是不能得到陛下青眼,就是一輩子尋章摘句。
不會出錯,升遷起來也很慢。
御史臺是得罪人的差事。
御史耿直,往往會被委以重任,成為皇帝的心腹,代天巡狩。
權利大,危險也大。
林如海今年二十七。
他是少年得志,躊躇滿志。
如今他的同年有的已官升六品。
他自然不願意老死在翰林院。
他想去御史臺拼一拼。
一旦放出京都,抓住機會就能青雲直上。
賈代善卻另有考量。
林如海二十七,賈敏二十。
至今沒有子嗣。
賈代善心裡希望姑爺能夠在京都安穩兩年,等賈敏生下嫡子,林如海再謀外任。
屆時,賈敏可以留在京都。
林如海去江南上任。
一般來說,御史欽差出京,不許攜帶家眷。
他道:「百善孝為先,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姑爺今年二十七,不小了。」
賈代善的意思,無論他進入那個部門,抓緊時間生個兒子吧。
林家無後,人們不會說林如海。
賈敏的壓力很大。
這一回,賈代善與賈母的心思再次不謀而合。
賈代善很希望林如海進入翰林院。
然而,林如海最終卻進了督察院。
林如海跟賈代善的解釋是,他恩師杜大人會替他斡旋,三年之內不會出京。
這也算是很圓滿了。
這一年,三年京察。
賈政政績卓著,操守廉潔,才敢卓越,年輕力壯。
考核得了個優等。
這就是升遷的資本。
但是吧,賈政的才學並不出彩。
鑑於他做事勤勉,公正廉潔。
賈政被調入工部任員外郎。
從五品。
升了一級。
這個升遷速度其實很不錯。
林如海探花郎,如今還是正七品呢。
這官職是賈代善命賈赦去吏部走動,透露口風。
賈代善的想法是,賈政這人不大靈活,認死理。
去工部,多大的銀錢辦多大的事兒。
按照小花精的女說法,這個差使不花錢。
賈代善不需要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