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 疾如電,馳如風(第2/3 頁)
軍一至,當地百姓必定竭力相助,可惜屢次失望。
惟有親眼看到這種渴盼王師歡欣之極的情形,才能理解陸遊詩中宋人不能恢復故土的痛苦。
陽光稍有一點熱度地時候,虢州城矮小地城牆已經顯露在趙桓眼前,他轉頭看看天色,大約是早晨八九點左右,再馳近一些,只見虢州城下亂鬨鬨一片,幾千名士兵正在青灰色的城牆下列陣,當頭的大將在陣前左右賓士,鼓舞著士氣,然而這城裡地漢軍原本就是幾部,還夾雜著不少契丹敗兵,士氣原本就很低落,而火紅色的宋軍騎兵如同怒濤拍岸,將小小的虢州城池圍的水洩不通,隨時都會發起衝擊,因為城池太過狹小,根本不能據城而守,所以守軍騎兵出城,在城門下借著城頭弓箭手的掩護來防守,原本是正確的策略,只是守軍人數太少,士氣太低,雖然不少將領大聲吆喝著什麼,在拼命激勵部屬,卻見能看到這些漢軍多半低垂著頭,來回整隊仍然隊形散亂,不少人都是面色灰敗,盔甲不整,還有人打著呵欠,眼光卻落在城四周的道路上,預備著戰事不利時,並不逃回城裡,而是落荒而逃,省得被宋軍包了餃子。
趙桓到後,劉惟輔急忙趕上,向著趙桓道:「陛下,臣到了城下不久,城裡先是派了小股騎兵來驅趕,被臣部擊敗,待吳將軍大部趕到,敵人這才知道大事不妙,開始出城列隊準備迎戰。請陛下稍稍退卻,等拿下了虢州,陛下再進城便是。」
「不必!」趙桓斷然拒絕,眼看出城列隊的金兵打的是「韓」字大旗,便向著趕過來的吳璘等人命道:「韓常當真不知死活,吳璘,你帶著所部衝擊,將他沖跨。」
「是,臣即刻就去。」
過萬騎兵被分為五個方陣,每個方陣約為兩千人,吳璘將令傳下後,最前頭地兩千多騎兵先斜握槍矛,也有人使用著從北方傳過來的狼牙棒等怪模怪樣的武器,隨時準備突擊。
「聽我的將令,前軍突擊。」
吳璘一聲令下,赤紅色的將旗在空中果斷的一揮,原本凝若如淵的騎兵隊伍如同洪水決堤一般,猛然向著前方衝去。長矛長槍在空中閃著寒光,沉悶的馬蹄聲似乎要把大地踏碎,兩千多名騎兵拼命向前,向著敵陣猛然衝去。
「殺!」
對面的金兵也擺好陣勢,步兵舉起長矛,城頭地弓箭手張弓搭箭,準備支援城下,少量的騎兵在步陣兩側掠陣,因對方的騎兵太多,這小股的騎兵不敢迎戰,只得先退縮在步陣稍後的位置,準備前方不支時,再上前拼殺。
「放箭,放箭!」
守在城頭的正是原本鎮守河東的漢軍萬戶王伯龍,看到宋軍騎兵如同黃河怒濤一般狂沖而來,早就變了臉色,他做戰經驗十足,知道城下的五六千漢兵根本無法擋住敵人,甚至連這第一波兩千騎兵都難以擋住,而對面的宋將顯然還在下令,第二梯隊的宋騎又在緩緩加力,開始往前準備支應前隊,更使得他心膽欲裂。
虢州城小,低矮的城牆根本沒可能擋住敵人,所以韓常在看到宋軍騎兵主力趕到,便主動出城督戰,只讓王伯龍在城頭督戰,饒是如此,這個向來軟弱自私的漢軍將領,仍然是被嚇的膽戰心驚,難以鎮定。
金兵的弓箭射程遠遠不如宋軍制式的複合弓,宋騎沖的雖快,其實大半還沒有進入射程,但是王伯龍慌了手腳,連聲下令放箭,城頭的弓箭手原本也是心慌,雖然明知射程還不夠,卻早就將弓箭拉的滿月一般,主將將令一下,心慌意亂的弓箭手急忙鬆開握著箭尾的手指,噼啪一陣亂響,飛蝗一般的羽箭帶著嗖嗖的響聲,飛向賓士而至的宋軍騎陣。
由於射程不足,只有少量的羽箭射到了陣中,少量沖在最前頭的騎兵中箭落地,發出幾聲悶響後,很快就被後頭跟上來的戰馬踩成了肉泥,血水四濺之處,騎兵已經衝到了城下金兵的槍矛陣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