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第1/3 頁)
「好,你們來了?」
趙桓收回思緒,露出笑顏,大步走到趙鼎身前,先是親手將他扶起,然後又讓曲端等人起身,笑道:「朕思慮錯了,原本是想到這裡來見你們,不曾想你們必定是要去迎朕的。」
趙鼎當先站起,先答道:「陛下巡行至此,為臣子的自然是要親迎的。」
曲端等人也笑道:「陛下一路辛苦,臣等理應如此。」
趙桓一笑,也不再著盔,隨手交給自己身邊的侍衛,向著趙鼎問道:「這幾日情形如何?」
潼關軍報都是以樞密黑牌的形式,在戰事著緊的時候都是一日數報,趙桓有時候深夜接到軍報,還要披衣急起,看了之後才敢再睡。此時戰事已經打打停停,敵人逐漸退卻,不再緊張,所以這幾天離潼關近了,趙桓反而並沒有看軍報,是以對這幾天的發展並不怎麼瞭然。
「金兵主力多半退到了洛陽,昨日行人司有報,完顏宗弼和完顏宗輔、完顏宗峻,兩個元帥一個副元帥都到了東京,其餘的萬戶多半也在東京,還有幾個女真和契丹萬戶駐在洛陽,防著咱們進擊。漢軍萬戶韓常與王伯龍殘部萬餘人,駐守在虢州,戴罪立功。」
趙桓皺眉道:「虢州距離潼關不到二百里,出了穀道就是此地,以萬餘漢軍殘部駐守此地,不是讓開了門戶,讓咱們長驅直入麼。」
趙鼎尚不及答話,吳璘先上前道:「臣意亦是如此。虢州地處要衝,不過向來是大宋的內部州府,城防並不很好,臣統領原侍衛馬軍司的人馬,就能奪取此州。」
趙鼎與曲端對視一眼,搖頭苦笑。
其實金軍且戰且退,殿後的卻全是魚腩部隊,有在攻潼關時打殘了的,有從河東逃回來的,卻並不肯將精銳主力的女真萬戶用來殿後,情形著實詭異。
這幾日金軍主力龜縮的越發迅速,已經大半脫離與宋軍的接觸,只留少量的契丹與漢軍斷後,隔阻在金軍與宋軍的主力之間。若是當真猛打,自河東逃回的殘部自然不是對手,不過打了之後情形如何,卻又不得而知。
趙鼎是文人使相,曲端是史書上有名的大將,南宋初年唯一有能力操控大兵團作戰的大將,兩人的特點又是用兵惟謹慎,敵人若是起勁的打上幾仗,兩人反倒不怕,越是情形詭異,反而使得他們畏首畏尾,不敢窮追猛打。
趙桓一見二人如此,聯想起前幾日的軍報,心中已是瞭然。
他出長安時,金軍只是剛開始退卻,待到了潼關附近,金兵已經加快速度。等此時上了關城,才知道敵人已竄的影子已經不見,而宋軍也是謹慎,他適才一眼看過去,全軍主力顯然還是在潼關附近駐紮,並沒有一起追出。
心中雖覺這趙鼎謹慎過了,不禁又問道:「敵人退卻,我軍就一直沒有動作麼?」
趙鼎知道皇帝不滿,臉色一紅,又見趙浚就在左側。心中更是不安,當即答道:「臣見金兵退的詭異,所以並不敢全師跟上,只派了劉惟輔領了千多騎兵,跟隨哨探,隨時以敵情來報。」
潼關附近有宋軍五個軍近十八萬人,其中原有就有吳璘的過萬人的原侍衛馬軍司的騎兵,再加上長安戰後,有大量訓養的極好的金軍戰馬被俘虜。趙桓將大半補充到潼關前線,宋軍軍制,向來是步兵裡有不少的騎兵編制,平時進行騎兵訓練,待有馬後就能轉成騎兵,等長安的精良戰馬送到,潼關一帶的騎兵若是整編合併,足有兩萬出頭。
以這樣的優勢兵力,卻自己束住手腳,當真是不可思議。
不過趙鼎文臣,決斷力不行,而曲端是有名的謹慎,在完顏婁室金軍關陝的那一次,曲端多次有優勢兵力,卻坐視友軍不顧,以致落下罵名都不願貿然出兵。
趙桓也不多說,只向著曲端問道:「朕現下要調集騎兵,需的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