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部分(第3/5 頁)
裡,不禁奇怪地道:“師太為何不去找皇上。而去找景王?要知道。皇上乃是皇后的親身嫡子,豈非不比景王更加可靠?”
敬持聞言。搖頭嘆道:“皇上生性急躁,雖然自從登基以來勤政愛民,政績頗豐,但是卻遠不是安王的對手,當日皇上能夠保住太子之位,多虧當時的太子太傅急中生智,令先帝看到端孝皇后所寫手札,令先帝生出感念之情,才最終保得太子大位。皇上的急躁,恐怕不用貧尼多說,娘娘自該有所體會才是我被敬持地話震得猛地一窒,好半晌,才苦笑道:“皇上雖然急躁一些,但是終究是當朝天子,難道竟然不能同安王展開周旋?況且,景王亦難保沒有野心,若是為人所乘,恐怕更加得不償失!”
敬持點頭笑道:“景王自然是有所圖謀,只是在沒有扳倒太后和安王之前,他是不會有所動作的。他所能做的,不過是暗中挑起事端罷了。譬如暗中保護我們這些,端孝所遺的舊人,阻止安王的詭計。”
安王覬覦皇帝寶座,我早已從劉啟那裡知道,上次劉啟中毒,便是想要逼得安王露出行跡,卻未能如願。聽到這裡,不覺點頭道:“安王受先帝遺命鎮守北地邊關,如今韃靼入侵正是削弱其勢力的大好機會,恐怕這也是景王開始行事的原因吧。”
說到這裡,忽然想到先帝明知劉啟對端孝皇后的薨逝耿耿於心,所以才留下旨意命安王統兵邊關,一來可以在他去世時保證京中平穩,讓太子劉啟順利登基,也可以保護安王不被劉啟所害。果然是帝王心術,謀算的周全啊!可見,先帝對於端孝似乎地確心懷愧疚,莫非他知道皇后是冤死的?
想到這些,我心中驚的大感失措,想了想,才搖頭道:“師太既然是從前舊人,不知是否知道我白氏同太后之間地恩怨?”
敬持看著我,好半晌才合十嘆道:“娘娘難道不知其中因由?”
我黯然搖頭道:“綰秋十四歲便奉旨進宮,那時年紀尚小,父母從未提過家中同宮裡的恩怨,綰秋地確一無所知。”
敬持思忖良久,才點頭道:“當日端孝皇后被廢黜,李妃地黨羽曾經一力奏請皇上冊封李妃為皇后,另外改立安王為太子。幸虧當時的三位內閣大學士極力反對,此事才算作罷,直到如今天子登基後顧及李妃地勢力,將其尊奉為太后,雖然不合禮制,但是皇帝年少,還無力與之相爭,朝中眾臣才勉強認可。”
說到這裡,點頭道:“若說恩怨,你父親應該便是當日大力阻止李妃晉封皇后的閣臣之一,李妃到手的皇后大位,自己兒子的太子之位都因此而落空,她對這幾位老臣恐怕早已恨之入骨了,若非如今時機不到,恐怕早已……”
我聞言心中頓時恍然,記得十多年前,那時自己尚小,諸事不懂,只是隱隱地知道父親乃是內閣大學時兼文淵閣大學士,後來我進宮時已經降為御史,卻從不見父親有何怨忿之色,依舊兢兢業業,不敢有絲毫懈怠地處置朝中公務。
念及至此,想到多年未見的父親,便感一陣心酸,淚水控制不住地湧如眼中。想到已經遠赴邊關作戰的大哥,思念之情更是無法遏制。
第四卷 紅塵 第五章 換取梅花香自重【1】
一個多月後,日子在我不經意中匆匆而過,眨眼之間,已是殘冬將盡,天氣風外地晴朗溫和,去歲的積雪也開始一點點地消融起來。空氣中瀰漫著一種春天雨後才有的溼潤。樹木的枝丫上也可以隱隱地看到突出的芽胞。似乎正在等待著春風將它們從沉沉的酣夢中喚醒。
我雖然身處庵中,有了同敬持達成的默契,我已經可以很快地知道並且瞭解朝中的情況,自從劉啟親征之後,太后便下了兩道懿旨,命重新修葺位於洛陽的含光宮,命晉封陳惠的父親為世襲一等德陽伯。皇后則下令宮中減少份例,用節省下來一些錢物犒賞前方的將士極大地鼓舞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