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頁(第1/2 頁)
日子按節令走,鄰裡間特別在意禮尚往來,逢年過節的都要互贈互送,臘月殺豬大大方方地宴請四鄰。鄉親們互相去讚美別人,很在意別人的看法。百金求名,千金買譽,老虎窩人格外看重名聲,要是某某人不幸被評價為小氣,簡直比罵他還難受。人人都講究大方,講究到死要面子的程度。莊稼院間互相贈送血腸,要是不收下,送的一方便覺得面上無光,會氣得盤子碗當街亂跳。
第八章(2)
沐浴著淳厚的民風,老虎窩小鎮一天天長大了。兩排整齊的平房沿街排開,安靜而謹慎的模樣。在雞犬相聞中,寂寞孤單如過眼煙雲,取而代之的則是溶入之感、匯聚之感。在遼河上游眾多的市井當中,老虎窩小鎮並無特殊的風格,但它可以成為一個坐標,以自己的方式銘刻了歷史。老虎窩人不講門第世家,不講宗族禮法,但他們的眼界不寬,習慣盯住眼前,不思長遠。他們對待學堂的態度,即是眼光短淺的佐證。老虎窩公立學堂共徵地一畝七分五厘,新建瓦房九間,多數居民說三道四,深以為奢侈。
遵從奉天省的規定,鄉村小學屬於初級小學,只設定一至四年級,五年六年級是高等小學要到縣裡去唸。荊子端十里八村地動員,卻遭到了農戶的哂笑,大家的意思是讀書頂個屁用,還不如教孩子種地呢,念書能把人念傻哩。招生之難出乎預料。老牟心生一計,通知說凡是來讀書的孩子發給葫蘆頭餑餑一串。這餑餑是用糖合面做的,很甜很誘人。如此一來,七長八短地收了五十多個孩子。孩子多了也愁,只好分做兩個班,半天輪換上課。雖說是公立的學堂,卻像是私塾。教室的東牆供奉孔子的牌位,上書:&ldo;大成至聖先師孔子之位&rdo;。牌位之前擺設香爐,每逢初一十五要燒香磕頭。牌位的兩側是對聯:泗水春風傳萬事,尼山代雨震千秋。橫批為:學貫古今。
趙家大院有兩個孩子沒去唸書,一個是三歲的趙成國,另一個就是趙玫瑰。趙前不理睬趙玫瑰渴望的目光,說:&ldo;閨女大了,不能拋頭露面的。&rdo;而趙冰花、趙百合姊妹背著書包進了學堂,書包是趙玫瑰一針一線縫的。冰花、百合姊妹開老虎窩風氣之先,女孩子進學堂是荊子端據理力爭的結果,前提是男女娃分班。老金太太嘴碎,叨咕:&ldo;家有黃金用斗量,不如送兒上學堂,黃金有價書無價,學問要比黃金強。&rdo;
趙玫瑰想問為啥先生的她而不是弟妹,但她無從啟齒,只有暗自垂淚。趙玫瑰長大了,十五歲了。她的生命軌跡完全是無意識地劃進了陌生的領域,在叮叮噹噹的鐵錘聲裡霧化做迷亂。那天,王德發領著兒子大貓來串門。男人之間有的是話題,趙前和客人站在前院花池前,一邊品鑑刺玫、芍藥等花草,一邊說話。王大貓有些孤單,正巧見後院的磨盤壞了,覺得有了用武之地,找來工具卸下磨盤,趙金氏見了高興,說:&ldo;瞧,大小夥子啊!&rdo;
誇獎就是動力,大貓的幹勁高漲,鐵錘鏟石磨鏗鏘有力。馬廄裡的牲畜也在興奮騷動,打起了響鼻兒。大貓幹得熱了,隨手脫下外衣,露出了粗壯的胳膊。趙玫瑰看得眼熱心跳,定了定神,倒了一大碗水送去。手指碰著手指,碗裡的水灑掉一半。四目相接如電光火石,王大貓傻了,而且快要痙攣了。趙玫瑰忸怩一下,跑開了,但仍感到後背上目光的壓力。好聞的香氣飄走了,大貓仍如醉如痴,趙玫瑰原來是這樣的好看。她穿一身藍花土布衣服,腰肢款款,扭得他心狂跳不止,那條垂過後腰的辮梢上繫著紅紅的頭繩兒,火苗狀蕩來蕩去,像似無意的回眸讓他心旌搖盪。大貓驚覺,石匠的活計竟是如此曼妙。
大貓是有大號的,叫王寶安,年方十七。鏟過兩遍地的時候,王寶安再次來到老虎窩。令人沮喪的是趙家的磨盤沒壞,小石匠無用武之地。房簷上懸掛著蟈蟈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