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6頁(第1/2 頁)
蘇日格今天站在這也是如此,比之胤禔要對關外大功干戈,甚至對官制進行改動,大公主上朝也只是被馬齊順帶說一嘴的事情。可他說過之後,皇帝不僅沒有納諫,反而乾脆的表示,上朝算個什麼,老子還要讓我女兒有個正經官職呢!
「朕將設一衙門,駐地在吉、黑之間擇一處,統管關外三地民政之事,屬意公主蘇日格,議議吧!」
「……」馬齊震驚了,您說公主管事也就罷了,大家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可這挑明瞭給官職。這這這,這簡直是,簡直是讓人瞠目結舌,無話可說。可做臣子的總要勸諫,不能讓皇上太任性使意。
馬齊又要說話的時候,身後的宗室王爺堆裡咳嗦了一聲,就將馬齊滿肚子的話打斷了,也不知道是有心還是無意。這就給了胤禔發揮的機會。
「你也配提先帝?」
胤禔面上做不屑狀:「先帝下旨編撰明史,編撰官寫下一句話令先帝擊節讚賞,曆法之事,應驗於天!你呢,你現在一口一個祖制,是想要學楊光先麼!寧可使中國無好曆法不可使中國有西洋人?」
「你們也說,難道大公主不配被受官?!」皇帝看著能站在御前的這些人。
如今年輕一輩的親貴們,今天能站在御前的那一幫,自小在宮中讀書長大,見的也是女孩子們,包括自己的姐妹一樣的讀書習武,並沒有覺得她們比自己差到哪。大家各憑本事去考試,成績有上有下,也沒見和男女之分有什麼幹係。
或許她們在武力上略次一等,可火器很好的彌補這一點,子彈瞄準了打出去,不需要如拉弓那樣的臂力。這樣她們一樣具有了非凡的、可以倚仗的武力。這些年輕人已經很普遍,很習慣的將同窗的女性作為一個可以討論問題的物件,而不單單是「主持中饋、生兒育女」的物件。
拜二貝勒所賜,在他回歸京城之後,還帶回了西洋人喜歡的「宴會」,在公開場合,門第相當的年輕男女也可以正大光明的談論問題,這幾年也讓不少人找到了自己心儀的物件。
那些女孩子同樣在宮中讀書,自小就是看著皇上如何扶持皇后和公主們的,能那樣活著,腰桿硬挺的站著活著,難道她們還要上趕著去過伺候大爺的日子?
這一樣代人結合,夫婦之間必然會彼此影響,對於年輕人而言,他們還沒那麼雞賊,不會去琢磨怎麼壓媳婦、姐妹一頭。他們還是真誠的為家人的努力而說話。何況,誰不希望自家多條路呢。
他們的家族,很多都透過皇帝的新政得到了相當的利益和榮譽,對於這些年輕人而言,相對比高舉傳統大旗的那些人,顯然是皇上更能代表他們的利益和需求。
再說,蘇日格本人不好開口,可她有這麼多親戚在朝呢。舅舅表舅、表哥表弟,堂弟親弟,已經列席御前會議的弘曜和弘昘哥倆,一唱一和簡直是陰陽大師。
先是弘曜佯裝激動狀,表示反對的人都是對皇上不敬,都是對皇室有意見,無視他姐姐這麼多年的辛苦,都是不懷好意!
弘昘一邊勸弘曜:「四哥不能在御前失儀啊!」一邊擠兌那一幫大學士們,「關外一應事務都是公主負責,你們各個大學士也沒少看大公主的奏摺,怎麼,這會在御前說說皇上不可給公主受官?那看過的奏摺,你們是不是該擇了眸子去,可不敢汙了你們的眼!」
「這話就不對了!」
說話的人嗓音很年輕,胤禔聞聲看過去,正是小簡親王。小簡王一開口,身後的親貴們就躁動起來,有些人是想要支援兩個小阿哥,而另外的人要支援簡親王。
站隊來的猝不及防,但與其說是雙方拉開陣勢,不如說是「某些人」高估了自己,在皇帝面前,他們根本談不上站隊。純粹是那些在胤禔十餘年的政策影響下,勢力江河日下的那幫人一吐心中怨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