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頁(第1/2 頁)
不管其他人能不能想明白,胤禔自己都很清楚,所以,他輕輕拍著小福晉,在她耳邊慢慢寬慰她,讓她別往心裡去。甚至他說「不信你去延禧宮,額娘只會待你更好。」
因為惠妃也會覺得,科爾坤純粹是受了明珠拖累,既然是一黨,那就得榮辱與共了,不帶苛待人家女兒的。所以真的沒什麼可擔憂,日後弟妹多了,這種事說不定更多呢。
這才算是讓小福晉破涕為笑,不那麼難過了。
康熙二十七年五月,皇帝下旨,明珠被去職、勒令其在家反省—沒倆月他又成了內大臣。而科爾坤被削掉了吏部尚書銜兒,佛倫捱了處分,餘國柱被趕回老家,張汧也被高舉輕放革職回家。
至此,明黨算是大體上被拆了,但表面上看起來傷筋動骨,實則實力還在。就在處置了明珠身邊這些人後,明珠的外甥、胤禔的表兄傅拉塔因為居官謹慎,接替了彈劾靳輔的董訥,成為了兩江總督;
佛倫被擬任山東巡撫;成德為國負傷,也從盛京歸來。他不能回墨爾根了,康熙給了他一個二品正黃旗副都統,叫他管管旗下事物。而明珠的佐領給了揆敘,揆敘正式入職做了侍衛。
而涉及張汧案的高士奇和陳廷敬,因為康熙不想擴大化而沒有提及,但徐乾學上書自請去職。他這一年被明珠搞得心力交瘁,明白自己抗不過這老頭,還是早走早安生了。
眼看著靳輔和陳璜也要逃過一劫,小於成龍終於急了,在中運河將要開河的時候,搞出了一場大笑話。
第65章 人並不是理性人
小於總督的好勝心超出了所有人的預料。
按說做到他這個品級, 也該修身養性了。大家寧可裝,也都裝成一副雲淡風輕的樣子。比如明珠和索額圖見面,不管心裡多想把對方給生吃了,臉上也都帶著笑。
但小於成龍不是這樣, 這個人呢, 也算是個好官。官聲不錯, 起碼主政一方沒有被說成是「官禍」。何況前頭還有一個老於成龍大人, 小於總督一門心思想要比肩前輩, 做個名臣。
是以, 如今被靳輔擋了道, 小於深覺顏面無存。憤憤然之下, 他先是處置家務, 將那些背著他在黃淮兩岸買田的家人痛罵一頓,立時逼著他們把田地賣掉。然後,小於總督搞出了一個大新聞。
中運河啟用是喜事, 更是大事,因為靳輔還在京中, 君臣還在討論關於治水的下一步方略。康熙為表重視,派內閣學士凱音布、侍衛馬武跟隨皇長子前往中運河觀看開航。
結果居然讓人大吃一驚, 當日中運河上一望無垠, 別說船, 連個活人都沒有!
凱音布和馬武不知所措,胤禔站在岸上臉色難看, 當即派人往下游嚴查, 漕船都哪裡去了。
結果讓人哭笑不得, 這條中運河被漕運衙門下了禁止令,漕運總督慕天顏禁止漕船走中運河?!
胤禔臉色鐵青, 當時就請旨將慕天顏下獄,而就在馬武帶著侍衛趕去的時候,慕天顏卻大聲喊冤。他拿出了小於總督給他的書信,囑咐他「毋要附輔」。就是千萬別幫著靳輔和中運河……
加上慕天顏因為漕運疏浚的事情,和靳輔早有舊怨,他和小於總督一拍即合。如今喊冤,也不過是徹底暴露,這事是兩個人預謀的。
乘興而來,敗興而歸。
胤禔氣呼呼的回到京城,將從總漕衙門弄出來的書信都交給了康熙,他真的想不明白,只好百思不得其解的問皇帝:「汗阿瑪,您說他這是圖什麼啊?一品大員,也要慪氣麼?」
「汗阿瑪都告誡過兒子,作為皇子要自重自愛,不能舉止過於輕佻。」胤禔語氣裡都是想不通:「他們也是讀書人,怎麼就這樣呢?聖賢書都讀到哪去了……」
康熙笑嘆:「你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