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頁(第1/2 頁)
他總想起索額圖被革職之前對他說的話「太子爺,老臣就要走了,日後怕是無法入宮見您。太子爺千萬記得,有話要先藏在心裡,要仔細想,不能輕易說出來。太子爺要快點長大呀。」
因此,儘管胤礽對汗阿瑪的決定極為不解,可他在康熙查他的功課,教他讀書的時候,有好幾次話到嘴邊都硬生生被他嚥了回去。胤礽覺得,這大概就是自己長大了吧。
怎麼長大一點都不讓他開心呢。
第34章 老男人爭寵
太子的確是長大了, 儘管這份體會不那麼讓人高興,但胤礽的的確確開始透過自己的眼睛來觀察,觀察身邊的人和事,觀察他的兄弟姐妹、觀察他的東宮僚屬, 觀察太后們, 也在觀察他的父親。
汗阿瑪愛重我, 我是東宮太子……我一切都是最好的, 我的用度甚至不亞於汗阿瑪。可我為什麼還是、還是對索額圖被去職這件事, 感到如此不安呢?
已經讀過前三史, 準備開始學習通鑑的太子用康熙交給他的法子, 「以史鑑今」, 方方面面比對之後, 胤礽突然發現了一件事。
他的汗阿瑪還是大哥的阿瑪、是三弟四弟五弟……未來更多弟弟的阿瑪。而且他的汗阿瑪對他好,可以說最好。但排除待遇,在汗阿瑪投入的感情和心血上, 胤礽不覺得大哥胤禔就比自己差在哪了。
胤礽在他目前有限的知識中搜尋,絕望的發現能和自己作對比的只有漢武帝的太子, 劉據!
漢武帝對劉據不能說不好,早早為太子準備博望苑儲才, 可劉據的結局……胤礽不敢想了, 不不, 他汗阿瑪不是武帝那種皇帝。
自己也不是劉據,可是……大阿哥會是劉旦嗎?
這種念頭就像一個火花, 胤礽嚇唬完自己, 覺得這種想法太無稽。而且大哥胤禔一直對弟弟們都很好, 自己這樣想他,豈非小人行徑!
汗阿瑪趕走了索額圖, 卻一直將自己帶在身邊,將許多進士調入詹事府,又要帶著自己奉太皇太后去五臺山。
小太子慢慢睡去,我果然是自己嚇唬自己,想太多了。
一個念頭留在心底,在不自覺的情況下,這種念頭會慢慢滋長,等到一個機會,火花遇到野草,頃刻就是燎原之勢。等到胤礽下一次回憶這個想法的時候,就會發現,他所有的弟弟,都有可能是燕王劉旦。
康熙現在的念頭非常堅定,保成繼位、保清輔佐,其他皇子將來看看特長再行安排。諸皇子都封入下五旗,去搶奪大旗主的旗份。
所以他想方設法讓眾人明白,皇太子不是過去在關內時候的嗣子,他非常非常重要。你們要和朕一樣重視,不,要比朕還重視太子。
而其他兒子,尤其是保清要讓他獨當一面,不管是將來輔佐太子,還是去做旗主搶旗份,都要拿得起放得下。要讓他成為朝廷棟樑,能為自己和太子擎天保駕。
胤禔也看明白了這一點,結合自己的前途利益,在細節處修改自己的短期目標、中期目標。將康熙細分,在什麼年齡段要做什麼,胤禔想的明明白白。
此刻他要做的就是,讓皇帝自己發現「原來我兒子的長處在軍事上!」然後讓皇帝主動想到培養自己。這可比自己蹦高表現效果好多了。
康熙也的確發現了這一點,胤禔向他提問題,並不是簡單的小孩子想不明白。而是經過了深入思考,列舉書目,甚至是劃出思路之後,想他提出了「為什麼我們不更加深入研究火槍。」
而康熙他……久違的卡殼兒,其實軍事非他所長,他或許擅長於戰略,但具體到軍事戰術……
想想三藩吧,康熙自己誇口都覺得心虛,他清清嗓子,捻出一張紙,給胤禔開了一列書單,包括戚繼光的紀效新書、前朝末年同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