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部分(第4/5 頁)
未來會是什麼樣?誰知道,但是她想要站在他的身邊。
縱使前路艱難坎坷,這份心情也會指引她,走向那個有他的後來。
亞麻色長髮的少女,在這初春絢爛的陽光下,向綠髮少年展顏微笑。
他們還有無數個未來的日子,還有千千萬萬種可能的後來。
雲開日出,海似平原,心之所向,一往無前。
少女的手鍊和少年的袖釦在陽光下熠熠生輝,互相輝映著璀璨的光芒。
她是他等待的奇蹟,他是她告別的迷惘。
5。
“綠間真太郎和雨森和奈的故事,未完待續。”
端正的字句橫臥在草綠色的紙上,宛如西爾維婭在漫天飛雪中對風雪神的回眸一笑。
☆、後記 雲翻湧成夏
作者有話要說:
作者專欄,還合口味的話,來一起玩耍吧
後記·雲翻湧成夏
2016年7月15日凌晨,這篇文章也算是塵埃落定。
我發現一個十分有趣的現象,這個黑籃系列裡的每一篇文章我都是在凌晨時分寫完,躺下後整理著腦海裡的千思萬緒,第二天醒過來才將想說的話細細寫入後記。
《番茄小丸子》和《木漏日色》是這樣,這一篇《後來》也不例外。
《後來》其實已經算是一篇非常古老的文章了,約莫2013年10月的一天晚上,正準備去教室上晚自習的我收到了卓兒的一條訊息:“小汐有興趣聯文嗎?”
我當然很有興趣,當即非常激動地回覆了過去。接下去的整整一節晚自習都頗為心不在焉,腦海裡反覆翻滾著一個尚未成形的故事。
我想寫一個關於暗戀的故事——這是當時的第一想法,也不記得是為什麼了。並不是沒有在前作裡寫過類似的情節,但是真正以“暗戀”作為主題卻是第一次。
我在高二的教室裡抬頭,望著遠處的萬家燈火,思緒卻不由自主地飄向幾年之外——那已經有些模糊了的初中歲月。
實話實說,我的初中可比高中生活有趣多了,似乎每一天、每一週、每一月都有新鮮的故事,雖然我一直都是以旁觀者的身份參與那一場場喧囂。現在回憶起曾經的歡笑與淚水,幼稚的甜蜜與心酸,還會有一種甘之如飴的感覺。
大概在初中的第二年——我們這裡初中是四年制,也就是我初一的時候,身旁兩個感情最好的閨蜜不約而同地都喜歡上了高我們兩個年級的學長。那兩個學長彼時已經初三,於是尚在初一的我們早早地便感受到了離別的傷感。兩個朋友抱著我在廁所裡不知哭了幾遍,也不知在扣扣簽名上換了多少句看似矯情的話。我仍記得,兩年後,當我們也面臨著中考時,其中的一位朋友仍然提起了當時暗戀的那個學長,目光盈盈:“我真想和他考去一個高中。”後來,考入了Y中的我代替那位朋友,重新見到了那位學長——那是後話了。
然而,作為旁觀者的我卻清晰地認識到,雖然她們在這裡,思緒被對方的一舉一動而左右,為他歡喜為他悲,但是——對方壓根就不知道。
暗戀只是一個人的啞劇,說出來,往往就成了悲劇。
所以直到19歲,我一直都小心翼翼地想對這種情感避而遠之。
雖然我不想嘗試,但是不可否認,我知道她很美好。
比較巧的是,片羽颯斗的兩個原型恰巧也跟上文提到的兩個學長同年級,雖然不同班,但是可能四個人一起打過籃球。
兩個原型都是管樂隊薩克斯聲部的正副首席,我算是他們的後輩了,也得到過幾次指點,非常感謝他們。雖然因為差了兩個年級,自己的水平也並不夠格,以致於沒有一次機會與他們並肩在舞臺上閃耀,不得不說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