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部分(第4/5 頁)
來我開始深深地懷疑我的座右銘,至少可以說我已經意識到其相反是不成立的:就是如果認識我的人都說我壞,這並不意味著我好,而恰恰相反,如果大家都罵我,那我肯定是壞人了。而更可怕的是罵我的人可以是與我絲毫無關的人,甚至是不認識我的人,他們罵我的原因也是由於我的私事。
具體地說故事再簡單不過。我的母親看不慣我的生活方式,我們一對話就吵得天翻地覆,因此,她擅自向我的朋友們宣佈要和我斷絕母女關係,並且把我最難為情的事情都拿出去說,以便證明她是對的,我是錯的。這些都讓我惱羞成怒,一咬牙,一跺腳,兩個月不理她,恨不得給她嘴上貼膠布。誰知道我的這種做法不但沒有制止她在外面亂講,反而引起了公憤。
其中當首的很像美國演員理查德·蓋爾。這人曾經是個奶油小生,年輕時在電影節有點名氣,這個“蓋爾”不喜歡我是因為我得罪過他的恩師。另一個領頭罵我的人長得像Harrywu。這個人有政治野心,已經僑居美國。我認識他,並且得罪過他。敲邊鼓的人中有一個女的,很像布蘭卡·賈格爾,她曾經嫁過一個名歌手,離婚之後成了一個社交專家。還有一個來路不明的人,當過軍官,倒過軍火,很像奧利弗·諾思。這個人自己的名聲也不太好,但是他一罵我反而得到了一種同情,他總認為正義是他們家發明的。
罵我的人裡最讓我傷心又受不了的是一個外交官的夫人,她像貝蒂堡·洛德。她看我長大,應該很清楚我混到今天也是經過一番艱苦奮鬥,可是她不但罵我,罵完之後還要共進晚餐,真是矛盾極了。
在這種情況下我經過幾個晚上的失眠,我意識到罵我的人之所以這麼輕而易舉地把社會輿論說服到他們那一邊,是因為我幫了他們的忙。我總是強調這些屬於私事,實際上已經成了公開的話題,不如實話實說,把家底亮出來算了。我也別天天抱著我的座右銘,還是先把我的錯誤澄清,向不該得罪而得罪了的人道歉。這樣也許社會輿論就會理解我了。
這篇文章沒人看明白過,我現在自己也有點模糊我到底想說什麼來著。我記得我其實是想說國際輿論對中國的種種偏見和中國對這種輿論的對策。這裡面的人都是罵過中國的人,他們罵得沒道理,而我們又太把他們當回事,真是抬舉這幫人了。由於沒人知道這說的是什麼,發表以後造成了一些朋友之間的誤會,有好幾個人給我打電話抱歉,說我其實沒說什麼。我到是覺得挺好玩的,居然歪打正著。
話說女強人
所謂“女強人”是指能幹的女人,但是不包括做家務能幹的女人。“女強人”只是指在社會上靠自己的本事混得非常不錯的女人。
“她是個女強人。”一個人這麼跟我介紹她的老闆,“那天晚上萬人體育館裡人都擠滿了,就是為了看她一眼。她出場的節目是用八臺大轎抬出來的。”
“她得有五十了吧?”我問。
“那有什麼,她可嫩了!那天晚上她可真有毅力,上臺之前她哭著跟我說,你知道嗎,我七個小時之前接到美國長途,我丈夫在紐約和別人上床了。”
“她老不回家可不是要出這種事。”我沒有近距離接觸過故事裡的“女強人”,所以沒有什麼同情感。“那後來呢?”——我只有好奇心。
“後來她還是登臺表演啊,這麼多人都等著她,轎子把她抬出去的時候她換了裝,挺高興的樣子,誰也看不出來她丈夫剛把她蹬了。”
女強人問卷一:當丈夫在地球的另一端與別的女人睡覺時,女強人的反應是:A。追到地球另一端B。凍結他的銀行賬號C。打長途罵死他D。在這一端的萬人體育館裡坐八抬大轎坐在我對面的女孩是來應聘“秘書”職位的。她長得很大方,像50年代電影裡的人物,比如李雙雙什麼的。我按照招聘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