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大批出貨(第1/4 頁)
看著父母想要把1萬塊錢退給四舅,李悅並沒有阻止也沒有建議。
不管這筆錢如何安排,從今以後父母將會告別土地,慢慢轉變成小老闆的身份。
這種轉變並不會異常劇烈,而是循序漸進慢慢提升。
在此刻,李悅想讓父母在縣城開一家電器商店。
等過一段時間之後,再從旁邊開一家販賣光碟的影像店。
以小老闆的身份慢慢琢磨經營之道,是賺是賠都不重要,重要的是父母要學著以商人的思維方式考慮問題。
今後的日子裡,憑藉手上的系統幫襯,以後的李悅會有源源不斷的電子消費品。
而在眼下的90年代初,李悅並不考慮提前讓網際網路進行大規模的普及。
在國民財富沒有累積到一定階段的情況下,網際網路並不適合大範圍的普及。
如果貿然的拔苗助長,只會造成貧富差距越來越嚴重。
實體經濟尚未得到有效發展,便讓網路這頭巨獸對他形成衝擊,如此一來國家將很難再現上輩子各行各業百花齊放的壯觀場面。
以2024年為例,全球網際網路普及的情況下,尤其是電商高度發達的大背景之下。
遠離種花家的一些國家,也可以使用電商APP進行下單。
等待1到2周之後,快遞會把使用者下單的產品,送到這個星球上的任何角落。
再這樣高效而又廉價的商業模式之中,勢必會對一些小國家的實體產業形成巨大沖擊。
由於這些國家的一些工廠不具備規模效應,他們所生產的產品其造價甚至要高於種花加工廠的銷售價格。
就像移動網際網路時代任何人都擺脫不掉的手機產品。
在種花家進行生產,有完整的產業鏈配套,也有高素質的組裝工人。
再加上大規模採購帶來的價格優勢,一臺手機的出廠價會低的令人髮指。
也正是因為如此,種花家的手機產能佔到全球8成以上。
此時,倘若非洲某一個國家想要本土化製造手機。
僅僅是產業鏈配套這一項,就足以讓他們本土品牌的成本居高不下。
一旦所有的配件都依賴進口,那麼他們所生產出來的手機,其價格在市面上毫無競爭力。
一個毫無競爭力的本土品牌,以及製造這些手機的本土工廠。
只要是個正常人,都能看得出來這樣一個品牌在市場上舉步維艱。
價格上不會有優勢,就會造成營業額無法對抗大公司。
而沒有足夠的營業額,便註定沒有大筆資金用於後續的研發。
而一個沒有研發能力的企業,所有的配件註定只能全球化採購。
這就是一個惡性迴圈,他們的生產成本被供應商所掌控。
一旦供應商提高供貨價格,下游的手機產品勢必水漲船高。
就這樣一家極其不穩定的公司,被歷史淘汰只是時間問題。
如果想要挽救這家公司,唯一的辦法就是貿易保護。
出臺法案,禁止所有的國外手機進入本地市場。
只有在本國生產的手機才可以上市交易。
只有做到這一步,才能讓國內的工業有足夠的喘息時間進行發展。
可是,有實力並且敢於走出這一步的國家,放眼全球也只有一兩個而已。
其他任何一個國家,都不敢貿然的走出這一條貿易保護之路。
一旦他們限制其他國家的產品進口,那麼他們的出口勢必遭受到其他國家對等的打擊。
倘若貿易戰就此打響,小國家根本承受不起。
這也就意味著,在網路化時代,貧窮落後的發展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