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陸軍大怒(第1/4 頁)
正所謂有人歡喜,必然有人憂愁。
扮演模擬敵機的飛行員,此時此刻內心非常的鬱悶。
做為空軍王牌師的王牌飛行員,他都已經超低空飛行。
現在他所駕駛的飛機,離地面不過50多米的高度。
要知道這可是一架沒有任何夜航科技加持的老爺機。
在只有月光的夜晚,即便是全軍飛行員,也沒幾個人敢在這種視野狀況下如此低空的飛行。
可即便如此,作為王牌飛行員的他,都已經被逼到了這個份上,怎麼還能被發現呢?
這可是他無數次冒著生命危險才學會的必殺絕技,在此之前從未失手過。
此刻,對於不懂行人來說,或許認為雷達對空搜尋跟對地搜尋沒有任何區別。
可是,但凡有點知識的人,都應該知道這其中的技術含量有多高。
雷達的工作原理,是發射大功率電磁波,然後電磁波撞擊到目標後反彈。
透過一來一回測算發射跟接收的時間,最終判斷反彈目標所在的距離跟高度。
原理並不難,難就難在空中向地面發射雷達波時,整個地球就是一個巨大的反射面。
到時候反射回來的雷達波,必然會因為地面高地不平的地形,最終導致回波訊號又多又亂。
如果是對空搜尋,雷達波除了撞擊到飛機後被反射回來之外,剩餘的雷達波則是進入到更遠的高空。
即便在大氣層中,雷達波最終也會被電離層反射回來一部分,可是這至少有一個非常明顯的時間差。
李悅記得曾看過一個軍事紀錄片。
紀錄片中的一個試驗,詳細詮釋了空對地雷達搜尋目標的難度。
試驗地點:籃球場。
試驗時間:漆黑的夜晚。
在籃球場上空10米處,會懸掛一顆已經被完美切割,體積只有黃豆般大小的鑽石。
鑽石放置好後,便讓一無所知的試驗人員進入漆黑的場地。
之後,命令試驗人員拿著手電去搜尋這一枚鑽石。
由於不知道鑽石的位置,試驗人員只能用手電光束,掃描整片籃球場的上空區域。
此時,一但手電光掃描到鑽石。
精美切割過的鑽石,必然會在空中出現一個折射閃光。
這種情況下,其實很容易就能找到鑽石。
可是,如果調換位置,讓試驗人員懸吊在空中,並且在整片籃球場上鋪設一塊兒巨大的反光鏡。
除此之外,鑽石會重新佈置在離地面反光鏡20厘米的高度。
倘若試驗人員在空中使用手電向下掃描,巨大鏡子本身的反射光會讓人崩潰。
每一次光照都會有海量的反射光,而黃豆大小的鑽石閃光,會瞬間淹沒在鏡子的反射光之中。
以此可見,在空中使用雷達探測低空目標以及地面目標的難度有多高。
然而,這還僅僅只是最低難度。
鋪設在籃球場上的巨大平面反光鏡,也僅僅只是模擬了沒有高低落差的海面環境而已。
因為沒有巨大高低落差的平靜海面,對於雷達而言就像一塊兒巨大的反光鏡。
如果想要模擬陸地環境,則需要把籃球場上的這片巨大鏡子,砸碎成無數個細小個體。
當鏡子是一個整體的時候,每一次手電筒光束照射反射回來的光,其實都有一定的規律可循。
透過計算,很容易就能過濾掉這些大範圍的干擾。
可一旦鏡子破碎成無數個細小的碎塊之後,光照的反射就會變得雜亂無章毫且無規律可言。
這個時候想找到那枚懸浮在20厘米高度的鑽石,難度將會是值數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