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頁(第1/2 頁)
孟凡澤原來的打算,是聽完馮嘯辰的話,再給他講講艱苦奮鬥的大道理,教育教育他要多向工人師傅學習,不要呆在機關裡不接地氣。可沒曾想,馮嘯辰的話讓他都無法反駁,而且其中有些道理還讓他覺得很受觸動。孟凡澤是個心態開放的人,對於自己服氣的人,他一向是禮敬有加的。馮嘯辰雖然年輕,但見識非凡,所以孟凡澤便做出了折節下交的姿態,讓馮嘯辰全面地闡述一下自己的觀點。
「就大型挖掘機來說,目前國外主要是美國、西德和蘇聯這三個國家的技術比較先進。蘇聯的大型挖掘機產量較高,但技術發展緩慢,質量也不如美國、西德,而且蘇式技術規範與西方技術規範不同,我們國家未來的發展方向應當是與西方技術體系接軌,蘇聯技術對我們的參考意義不大。」馮嘯辰道。
「我同意這個觀點。」孟凡澤說道。他不知不覺地已經重新摸出煙盒點著了煙,馮嘯辰看到,也無可奈何。這是人家單位的資料室,資料員都不管,他一個外人更沒理由去幹涉了。
「美國方面,大型挖掘機的生產廠家主要是be公司、arion公司、施益公司等幾家;西德主要是迪馬洛公司,其主要產品是大型液壓挖掘機。刨除這些產量最大的企業之外,世界範圍內生產大型挖掘機的公司還有20多家,鬥容最大已經達到了35立米。」
「不錯,你的資料做得很紮實。」孟凡澤贊道。
馮嘯辰道:「我的想法是,我們國家可以選擇美國、德國的挖掘機企業進行洽談,引進大型露天礦急需的大型挖掘機,同時要求這些訂貨必須由中外雙方共同生產,外方有義務向我們提供全套技術圖紙及重要工藝,還要負責對我們的工人和技術人員進行培訓,確保他們能夠掌握國外的先進位造技術。」
「等等,你這個想法,有點異想天開吧?」孟凡澤道,「人家的技術,憑什麼要教給你?人家不怕教會了徒弟餓死師傅嗎?」
馮嘯辰道:「我的理由有二。第一,我們是付錢的,我們可以單獨為技術付錢,同時把轉讓技術作為裝置引進的前提條件。西方那些廠商想要獲得中國市場,就必須拿技術來換。中國市場是一塊很大的蛋糕,不怕他們不動心。」
「可是我們也需要裝置啊?這不是麻桿打狼兩頭怕的事情嗎?」孟凡澤提醒道。
馮嘯辰道:「這不一樣。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而世界上卻有20多家能夠生產大型挖掘機的公司。對於那些規模較小的公司來說,生存都已經是一個問題了,他們還會在乎技術流失嗎?而對於規模比較大的公司來說,他們不能容忍這麼大的訂單落到小公司手裡,因為這樣會讓小公司發展壯大,成為他們的新對手。我們只要善於利用他們之間的競爭關係,不難在他們中間開啟一個缺口。」
「嗯,有道理,就像我們過去打仗一樣,利用敵人各個派系間的矛盾,各個擊破,所以屢屢能夠做到以弱勝強。」孟凡澤總結道,他們這代人都是戰爭年代過來的,思考問題也容易用戰爭來類比。
「那麼,這只是你說的一個方面,還有一個方面呢?」孟凡澤一點都不糊塗,清楚地記得馮嘯辰先前是說過有兩個理由的。
馮嘯辰笑道:「這第二個理由,就更有意思了。美國也罷、西德也罷,他們根本就不認為中國會是他們的競爭對手。您說的教會徒弟餓死師傅的擔憂,在他們心裡是絲毫不存在的。他們覺得把一些過時的技術轉讓給中國,並不會讓中國變得有威脅。恐怕在您的心目中,也不覺得中國能夠威脅到這些西方國家吧?」
「……」孟凡澤無語了。他口口聲聲說中國人不比外國人差,外國人能夠辦到的,中國人也一樣能夠辦到。但中外間巨大的技術差距也時時都在提醒他,要想追上外國人的水平,那是很難很難的,十年之內,中國肯定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