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9章 天子點兵(第4/6 頁)
可以採納,但不會偏信。
現在的他只看能力和功績,而這些人無疑再次證明了他們的能力。
對於他們,朱高煦沒有太多猶豫便選擇了硃批同意拔擢,剩下的一些人他則是挑燈直至夜半子時(23點)才硃筆批閱結束。
由於他不離開,殿閣的徐碩他們也不敢離開,所以一直等到他批閱奏疏結束並走出武英殿後,徐碩他們才各自鬆懈下來。
宮門已經關閉,他們只能在武英殿湊合一晚了。
翌日,沈國公王義難得穿上了武官的常服,與陳昶拿著兩本奏疏前往了武英殿。
相比較文官的功績還需要多方調查,武官的功績就顯得很容易盤查了。
大明兩萬多名武官,今年得到拔擢的有二千七百餘人,其中需要朱高煦點頭的是千戶及以上的武官,而這類武官的武職通常十分穩定,所以需要他批閱的也不過一百多人。
坐在主位,朱高煦翻看著奏疏,殿內坐著的陳昶和王義則是假裝很忙的打量殿內四周情況。
自上次他們為李察等人求情後,他們見到朱高煦便不自覺的會覺得愧疚尷尬。
用坐立不安來形容眼下的他們,再貼切不過了。
相比較他們,朱高煦的心思主要還是放在了軍務上。
一百多名武官說多不多,說少不少,在這其中朱高煦還是找到了幾個比較醒目的人名。
“劉永誠、方政、朱勇、毛忠、曹義……”
瞧著這幾個名字,朱高煦眼前一亮。
雖說他不會偏信史書,但這幾個人名對於他來說還是有些熟悉的。
朱勇是朱能的兒子,這個朱高煦是知道的,不過朱勇雖勇,在歷史卻因為朱能去世太早而導致他沒有專人調教,如果不是他帶著騎兵在鷂兒嶺慘敗也先之手,朱祁鎮即便被圍也能憑藉馬力撤退。
當然,朱高煦不會把鷂兒嶺慘敗全怪在他頭上,畢竟朱勇當時被朱祁鎮所派太監節制,不救被伏太監,他也很難活著回到北京。
至於方政,他雖然不是特別出名,但朱高煦記得他的兒子方瑛。
方瑛年少出名,可以說參與了正統、景泰、天順年間所有西南的戰事,是明代中期為數不多以軍功封侯的人。
剩下的毛忠和曹義,都是在正統年間比較出名的名將,也先兵分四路進攻大明,二人有效抵禦並反擊,同時曹義還在土木堡後馳援京城,戰功不算顯赫,但也足夠了。
倒是最後的劉永誠,看到他名字的時候,朱高煦還以為自己看錯了。
他記憶中的劉永誠是一個太監,並且是一個能文能武的六朝太監。
在明代中後期的宦官心中,劉永誠與鄭和地位崇高,劉永誠也被宦官們尊稱為“劉馬侯”。
朱高煦以為自己看錯了,可是他看了看,這上面記載的劉永誠戰功確實不錯,並且是北直隸人,靖難時投入軍隊作戰。
“亦失哈,宮中有叫劉永誠的太監嗎?”
朱高煦詢問亦失哈,亦失哈搖搖頭:“沒聽過。”
“嗯,知道了。”聞言,朱高煦也不再糾結,紛紛對這些人的拔擢批紅。
做完這一切,朱高煦這才將目光投向坐立不安的王義和陳昶,二人在感受到目光的一瞬間也先後起身。
“處理完了,就這麼辦吧。”
朱高煦公事公辦的說著,王義與陳昶聞言在心底嘆了一口氣,作揖過後拿著奏疏退出了武英殿。
瞧著他們那落寞的背影,亦失哈不免難受道:“陛下……”
“打住”朱高煦不想討論他與渤海將領以前的事情,亦失哈見狀也只能閉上了嘴巴。
時間一點點過去,隨著六月二十日如期而至,整個北直隸都因為京城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