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三四節 連升九級(第2/4 頁)
盯著蕭布衣來看,眼中含義萬千,聽到楊廣詢問,恭聲道:“回聖上,蕭布衣僕骨立功,四方舌戰群外使,都算是給大隋立下了不小的功勞,依照老臣的看法,若是封給他銀青光祿大夫一職倒是頗為適合。”
群臣唯有搔動,議論紛紛。蘇威大搖其頭,他在朝已久,如何不知道這裡面的貓膩,大隋官位很多采用北周之制,設立勳位十一等,上柱國,柱國都算是十一等中上等的勳位。這種勳位是用來酬答有功之臣。不過聖上如今異常吝嗇,這個勳位少有賞賜,甚至對當年老子賞給李敏柱國一事都是大有怨言。大隋又設特進,大夫等散官的稱號,用以加封品德高尚,聲名著稱但不理朝事的官員,大隋中有職責的叫做職事官,不幹活只拿俸祿的就叫做散官。
這銀青光祿大夫就是散官的一種,地位比金紫光祿大夫為低,不過比朝散,朝議大夫要高一些,但卻是有名無實的官位,宇文述要聖上賞賜蕭布衣銀青光祿大夫一職,用意當然還是和讓蕭布衣做什麼校書郎一樣,有個官名,有名無實罷了。
不等蘇威有什麼意見,蕭皇后的手已經按到了楊廣的手旁,緩緩搖頭,眼色中大為不滿。蕭布衣怎麼說也做官的時曰不短,對這個銀青光祿大夫具體什麼也是知曉,他倒是可有可無,可見到蕭皇后無聲無息的給自己爭取,大為感謝。自己這個遠親或許對蕭皇后沒什麼感情,可蕭皇后對他卻是竭力的愛護。
楊廣沉吟片刻,“這銀青光祿大夫嘛,有待商榷,虞侍郎,你覺得應該給蕭布衣何職為妥當?”
為了一個校書郎的官位,竟然由聖上欽點,朝中幾貴商議,實在是大隋開國以來前所未有的事情,眾人一見聖上不認可宇文述的提議,已經心中有底,虞世基出列拱手道:“回聖上,依老臣所見,蕭布衣騎射純熟,武功不差,雖然不敵武侯府的馮郎將,不過武侯府畢竟是職責所在,緝拿悍匪,選用的都是武功高強之輩。如今監門府和右衛府的郎將一職都有空缺,因為是要保護宮中安全,需要有勇有謀,智慧極高之人,蕭布衣雖然武功差了點,可頭腦活絡,老臣認為他適合衛府郎將一職。”
虞世基話一說完,群臣又是議論紛紛,有的搖頭,有的點頭,只是毫無例外的覺得蕭布衣實在是走運。因為校書郎一職不過官是九品,銀青光祿大夫領的是六品的俸祿,而郎將一職直接就到了正五品。算上正從品交替,如果蕭布衣真的當上了郎將,那就是連升了八級,大隋開國以來,有如此機遇之人他算是第一個。
楊廣點點頭,“虞侍郎說的大有道理。”
這一下眾人都明白了,聖上對這個蕭布衣大為器重,就是要為他弄個好官,只是自己不好封賞,只讓群臣提出來最好的一個。再加上現在朝中都傳開了,這個蕭布衣本來是蕭皇后的遠房子侄,這次官位算不上裴閥舉薦,卻是蕭皇后為蕭布衣來求。聖上雖然後宮三千,對蕭皇后一直都是恩愛有加,蕭皇后所求甚少,就算是她的弟弟蕭瑀,也不過是做了個銀青光祿大夫之職,有名無實,蕭皇后這次看來卻是鐵心要為蕭布衣爭取個實權了。
“裴御史,你覺得蕭布衣應為何職?”楊廣望向了一人,若有期待。
蕭布衣心中微顫,扭頭望過去,見到一人面色清癯,凜然正氣的樣子,心想難道此人就是御史大夫裴蘊?裴蘊裴矩都是裴閥中在朝廷的重臣,他雖得裴閥舉薦,卻是總見不到這二裴,聽說裴矩還遠在張掖,這個御史大夫倒算是如今裴閥在東都的骨幹力量。
裴蘊上前,正色道:“回聖上,如由九品之官提拔到郎將,連升八級,實在於理不合。”
眾人都是愕然,心道這個裴蘊葫蘆裡面買的什麼藥呢,蕭布衣本來就是裴閥的人,難道你舉薦了他,還要打壓他不成?
裴蘊見到群臣的愕然,微笑道:“不過聖上破格提拔,卻實在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