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部分(第1/5 頁)
每個人要排查的原始碼,有近十萬行,必須在今天晚上12點之前,完成這項排查任務。
寫過程式的人都知道,如果是自己寫的程式碼,排查BUG起來相對容易,可是專案主管的分配,並不是按照原來寫程式碼時的分配來進行,而是打亂排查,看別人寫的程式碼可就沒有那麼輕鬆了。
這個通訊BUG,還有一個難度,就是它並非是顯性BUG,而是個隱性BUG,這個通訊系統並非一開始就無法連線,而是在使用的過程中發現的掉線問題,這個牽涉到內部模組的結構和許多細節,所以的確是一個很頭疼的問題。
拿著相關的程式碼,程式設計師回到各自的辦公區域,將程式碼用開發軟體讀出,開始了枯燥的排查工作。
陳子軒在電腦裡將整個系統的原始碼全部開啟,先大致瞭解了一下模組的結構,再按照專案主管的要求,排查BUG。
一行行的程式碼顯示在電腦螢幕上,也進入了陳子軒的大腦裡,他的思維開始迅速的活躍起來。
最開始這些原始碼在陳子軒的腦海中,是一行行的過,然後開始加快速度,一段一段的過,最後竟是一頁一頁的過。
這個速度就很恐怖了,一頁螢幕的話,大致是50行原始碼,陳子軒兩秒左右就能掃過這50行程式碼,1分鐘1500行,1個小時就是9萬行程式碼,那就是說陳子軒1個小時的時間,就能把分配在他手頭的排查任務完成。
陳子軒的注意力高度集中,整個大腦如同計算機一樣的高效工作,保持著2秒一頁的掃描速度。
此時的陳子軒,已經在心中觸發了無名心法的第九式:劍心通明!
第一卷 第三十六章 全面排查
在無名心法第九式劍心通明的心境下,陳子軒看程式程式碼,已經不是一行一行的看,而是一頁一頁的掃。
陳子軒之前用功刻苦學習大量原始碼案例的成果也顯現出來了,因為他閱讀過大量別人寫的各種模組的原始碼,所以他排查起來,不是去摳一個單詞一個語句,而是在整個系統結構下面的有序掃描。
舉個通俗的例子,在一缸黃豆裡面,混進了一粒黑豆,現在要找到這顆黑豆,怎麼找?
專案主管將這缸黃豆分成了八份,分給八個人來找,當然這可以減輕工作量,加快時間。
但是如果這八個人,把各自分到的黃豆,一粒一粒的拿出來檢查,是不是就非常的慢。而如果一次抓一小把,那麼十幾粒,放在手心一次檢查,速度是不是就會快一點。
陳子軒是怎麼做的?陳子軒相當於把那缸大豆傾斜慢慢倒入一個盤子裡,一次倒進去五十粒左右,平撒在盤子裡,用眼睛掃一下,沒有發現那顆黑豆就立刻清空盤子,再倒。兩秒種倒一次掃一次,這樣速度當然就會更快。
普通的人其實也能這樣一次倒五十粒左右進行檢查,但是沒辦法一直保持2秒一次的穩定掃描速度,而且這樣做很快就會眼睛痠痛,大腦疲憊,堅持不下去,一不留神,那顆黑豆就會查漏了,那就等於整個排查工作白費,又得重頭再來。
陳子軒的眼睛,如同一個照相機,當一頁原始碼印入眼簾後,整頁的程式碼立刻被眼睛“拍”下來,送入大腦進行分析處理,而大腦則要快速進行掃描判斷,是否存在語句問題,2秒鐘的時間,陳子軒只有在劍心通明的心境中,才能毫無遺漏的快速掃描分析。
一個小時過去,陳子軒順利完成排查任務,雖然他在他所負責的模組中,發現了一些小問題,但這些問題只是會降低系統執行的效率,並不會引起通訊故障。所以關鍵的BUG,不在他負責的模組裡。
陳子軒站起身,伸了個懶腰,剛才自己幾乎是一動不動,目不轉晴的高效工作,現在應該要好好放鬆一下自己,他便去給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