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頁(第1/2 頁)
但誰也沒想到,這盛況僅持續了短短十數天,熱乎勁就要過去了。
因為自打那日宮亂後,皇上壓根就沒再來過福陽宮。
聖旨一下,便沒有再探看過一眼四皇子,甚至提都未提,彷彿全然將此事遺忘了一般,頓時宮裡的人都有些拿捏不準了,坐觀其上。
從來沒見過這聖寵來的快,去的更快的,還頗有一些人直替四皇子打抱不平,覺著不該擋這一刀。
連福田背地裡都氣的跳腳:「殿下真是不該如此犧牲自己,皇上一個聖旨就打發了,若是三皇子受了傷,皇上還不日日守在福陽宮雲扶苑。」
常之茸卻覺得一道聖旨就夠了,起碼日後待遇上無人再敢剋扣苕嵐苑的東西,聖寵若是太過,李溯背後無甚可依,難免會成了眾矢之的。
她倒覺得這是好事,畢竟聖寵總有沒的時候,她能夠放下心的是,景帝此番雖是一時興起,但或許心裡對李溯已有了些改觀。
苕嵐苑風光了數日後,便恢復了往日平靜的生活。
半月有餘,李溯的傷口已結痂癒合,常之茸亦收到了一封宮外的來信。
信是朱彥策命人送來的,她看了信中的內容,英氣銳利的筆鋒是李清婉的字跡,內容口吻卻是纖月姑姑所言,她說道兩人已安身在京城中,一切順遂,並把別院地址寫在了信裡。
常之茸默默記下,燒毀信件,亦安下心來。
她終於了卻了一樁心頭大事。
※
元初十五年,宮宴當日有南蠻刺客假扮舞娘於宮中行刺,宮內死傷無數,景帝亦無倖免,傳聞四皇子捨命替其擋刀。
同年同日,宮中奴役坊走水卻鮮少有人知,一場突如其來的大火將奴役坊燒的面目全非,聽聞死了個殘疾宮女,當場屍骨無存化為灰燼。又幾日後,御膳房奴才發現一燒火宮女莫名失蹤,正是那假三公主,此人忽然無跡可尋仿若人間蒸發,後宮一時陷入惡鬼傳聞當中,且人心惶惶,姬貴妃聽到傳聞後大怒,一舉懲治了無端造謠擾亂後宮的奴才們,就此宮中恢復平靜,失蹤之人是生是死再無人敢問津。
景帝於前朝中命人查探行刺一事,並與朝臣們商討對策,半月後,不顧朝臣反對終是下旨正式向南蠻王宣戰,聲稱其膽大包天公然行刺,必當誅之!遂後,南蠻王囂張接戰,兩國關係破裂至白熱化。
三月末,姬正平將軍攜同其子少將軍姬擎,率五千精兵前往邊疆駐紮迎戰。
戰事一觸即發。
邊疆戰火激烈,當地百姓均遷至臨縣,每隔數月便有戰報從邊疆送往京城,雙方烽火連天,兵力相當,徵戰半年仍久久僵持不下,你來我往間,誰也未佔到絲毫便宜,亦無人提出和解,此番便拉開了持久戰。
姬將軍帶兵一守便是三年時間,戰事雖已不如第一年那般頻繁,卻依然屢次發生南蠻人偷襲邊城之事,姬將軍只得繼續守在邊境,南蠻雖國土沒有大元朝廣闊,卻民風彪悍狂野非一時能拿下,如此長期戰事僵持下去於國庫不利,因此朝中有人提議與南蠻國以和親為由簽署條約來緩解戰事,景帝否決,拒不和解,定要那南蠻王親自謝罪或割讓城池才可。
遙遠的邊疆戰火不斷,眼下的京城倒是一片祥和繁榮,百姓安居樂業,茶餘飯後便談一談戰事和宮中的傳聞,長安街的茶館商鋪等都更新換代了不知幾番。
然而近一年在京中最是紅火的,當屬長安街街頭那家月明閣。
月明糕點於京中甚是搶手,因著此間糕點鋪每日售出有限,若去的晚了,便連渣子都買不到,物以稀為貴,即便價格不菲,每日仍有不少人前去排隊購買。
且那糕點做的花樣漂亮精緻,口感綿密香甜,便是普通的桂花糕都與別家不同,瞧著便覺檔次高了幾倍,更莫要說那些芙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