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部分(第4/5 頁)
人心易變。
&;#61548; 陰錯陽差
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
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
愛一個人,需要理由嗎?
不需要,因為愛就是理由。愛一個人可以愛一萬年嗎?很少也很難,梁山伯與祝英臺,羅密歐與朱麗葉,這樣的愛情故事為什麼會讓我們感動呢?因為他們是為愛而死,並不是他們的愛情生活多美滿。
愛情是相對的,兩個相愛的人都有自己的生活,在追求各自生活目標的過程中,愛會慢慢的變老。如果愛的變老比人的變老時間要長,那麼我們就能夠百年合好;如果愛的變老來的更快,那麼相逢一笑泯恩仇,一江春水向東流。
如果偶然中,你能想起曾經有人愛過你,這就是幸福。如果有人說愛你一萬年,不管能不能做到,只要說這句話的時候是真心的,你應該流淚。如果真能愛一萬年,那麼天地也會為他們祝福!
3.語言相對
語言是人類進行思維和傳遞資訊的工具,也是儲存認識成果的載體。人類首先創造了口語,之後又創造了文字。
語音是語言的聽覺形態,文字是語言的視覺形式,語義是語音和文字所表達的意思。語音、文字、語義三位一體,結合語法規則組成的複雜體系。
創立相對
語言不是天生的,它隨人類文明發展自然創生的,創生語言的過程具有區域性和偶然性。比如我看見一個蘋果,當我用一個聲音X表達蘋果時,而你卻理解這個聲音X就是指蘋果,那麼聲音X表達蘋果就形成我們兩個人共同的語言。如果我們又用一個圓形圖形來表示蘋果,那麼蘋果的文字又被創造出來了。如果我們兩個人又具有一定的影響力,那麼聲音X表達蘋果就會擴大認同範圍,形成一大群人的共同語言。
同樣,另一個人用一個聲音Y作為蘋果的語音,用橢圓圖形作為蘋果的文字,他也將這個表達推廣開來,於是形成另一大群人的共同語言。
語言創立的源頭不同導致語音、文字、語義三者存在相對性:
()好看的txt電子書
中文蘋果,英文apple,都是指一種水果。
即語義相同,語音和文字都不同。
人參中文的意思是珍貴的補品,日文是胡蘿蔔。
即文字相同,語義不同。
英語分美式英語和英式英語,即很多語言單詞存在兩種不同的讀音。
即語義、文字相同,語音不同。
變動相對
語言具有一定的穩固性,在較短的時間內,語言的變動不大,但隨著時間的延伸,語言也表現較大的變化。
漢字是運用象形和會意來創立的,從甲骨文到小篆是一個階段;從秦漢時代的隸書以下是另一個階段。前者屬於古文字的範疇,後者屬於近代文字的範疇。漢字簡化又導致繁體到簡體的過度。
漢字的變化說明,同一語義,文字存在變動性。
漢語分閩語、粵語、客語、吳語、贛語、湘語等很多小語言,至於各地的方言就更多。漢語語言之間的距離往往比歐洲同一語系之下的各種語言之間還要遠。例如一個只會西班牙語的人可能使用西班牙語和另一位只會葡萄牙語的人達成溝通,但一個只會粵語的人和一位只會閩語的人對談時,是完全聽不懂對方在說什麼的。
漢語的方言很多,有兩種原因,一種是創立語言多元化的,因為中國的領土遼闊,創立語言未必就只是一箇中心;另一種是語言變化導致的差異。
今天世界有漢語、英語、法語、俄語等5600多種語言,其中使用人數超過100萬人的語言有100種左右,超過5000萬人的有2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