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第一次內閣會議(上)(第2/3 頁)
十萬,而且此人極度嚮往中原文化,熟讀兵法,手下能人無數,一直對我大明虎視眈眈,實在是我大明的心腹大患。”
聽到北元能夠號召起五十萬大軍的時候,三位閣老明顯都被驚到了。
凌漢有些擔憂的道:“殿下,這個情報準確嗎?那漠北的力量能夠扛得住北元的攻勢嗎?”
朱雄英嚴肅的點了點頭:“凌閣老,北元的兵馬比這個數字只多不少,漠北如今的主力部隊是駐紮在鎮北府,由魏國公徐達統帥的鎮北軍,近十萬人,還有駐紮在漠河軍鎮,由穎國公傅友德統帥的天策軍,也近十萬人,再加上曹國公李景隆統帥的兩萬神機營戰士,都是精銳中的精銳,所以抗住北元的攻勢絕對不是問題,而且北平的靖安軍,大寧的寧武軍,遼東的武東軍,加在一起也足足有十五萬大軍,這還不包括山海關耿炳文的靠山軍,所以只要北元敢犯邊,絕對吃不到好果子。”
這麼粗略的算下來,大明的整個北部防線足足有四十多萬大軍,可以說是固若金湯。
就連朱元璋也投去了滿意的目光。
楊思義也老臉一紅,原本他還覺得在北境養那麼多的軍隊很浪費,為了這事還和吳王吵過幾次,如今看來自己確實有些目光短淺,如果沒有這四十多萬大軍,只怕漠北的局勢已經岌岌可危了。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不過楊思義還是問道:“殿下,既然漠北現在的力量足夠防禦,那還有何可商議之處呢?”
朱雄英冷酷一笑,拍了拍手,很快,幾個禁軍就帶著一張巨大的卷軸走了進來,在殿內鋪開後,竟然是漠北之外,北元的地圖!
地圖很詳細,也很精密,就連北元仿照漠北建的城池都標註在了地圖上面。
在幾人不解的目光中,朱雄英指著北元的都城,北川城問道:“各位大人,有沒有想過將這裡也變成我大明的領土?”
此言一出,不止三位閣老陷入了沉默,就連朱元璋與朱標也震驚了。
朱雄英繼續規劃道:“諸位請看,如今漠北已經完全屬於我大明,因為輕徭薄賦和各種惠民的政策,漠北的人口已經實現了大規模的井噴,相信現在已經過了千萬,我想隨著大明的國力越來越強,大明的人口也會越來越多,別看現在大明的土地遼闊,但是一旦把北元拿下,我大明的國土瞬間就會增加三分之一!諸位,難道不心動嗎?”
劉三吾的嘴角露出一絲苦笑,看來自己這個學生的眼光遠遠在自己的想象之外啊。
朱標有些遲疑的道:“你的想法很好,但是這麼大的土地,我大明現在吃的下嗎?而且魏國公年事已高,已經很難領兵出征了,想要打進北元,至少也要三十萬大軍,何人為帥?如此大規模的征討,糧草輜重需要耗費幾何?這些都是問題,不能輕啟戰端啊。”
朱標不愧是監國數十年的太子,指出的問題一針見血,三位閣老也都贊同的點了點頭。
凌漢中肯的說道:“殿下,您的戰略意圖很宏大,但是如今的大明國力能否撐得住這次北征呢?”
其實這些問題朱雄英早就想過了,之前也和朱元璋彙報過,要說整個大明誰最想向外擴張,那絕對是朱元璋本人,作為開國皇帝,怎麼會安於現狀,之前大明國力羸弱,很多想法他都是強行控制著自己不要往那個方向去想,但是如今大明國力日漸增強,自己的大孫兒又如此雄才大略,如果心裡不生出向外擴張的心思,他也就不是朱元璋了。
只見老爺子輕咳一聲,示意朱雄英繼續。
朱雄英頓時會意,忙接著道:“各位不用擔心糧草輜重的問題,如今的漠北糧倉有上百座,每一座都儲滿了糧食,而且漠北土地肥沃,家家戶戶都有餘糧,別的不說,現在漠北的儲量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