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958(第2/2 頁)
仙樂陣陣,庭中異香撲鼻;天上降下神諭,言其功德積累已滿,欲登天界亦可,欲四海仙遊亦可,詢其意願”。
謝琇:……?
家譜中最後的一段記錄,有點奇怪。
“玹問:‘吾欲登天界尋一人,可否。’天人沉默片刻,回曰:‘天帝陛下有言,汝所尋之人,已不在三界之中。’玹再問:‘吾欲登天界尋一人,可否。’天人再度沉默,回曰:‘天帝陛下有言,念汝功德蓋世,今特許汝任意行走三界,並無所限。’玹拜謝,隨即登雲而去。
“玹白日飛昇入雲之後,家中有耳力極擅之子弟,忽聽天人嘆息,言道‘也是一個可憐人’。隨即雲收霧散,霞靄褪盡,唯萬里長空,晴光垂影,麗日相映,不見人蹤。”
謝琇:“……”
雖然最後一段描述景色措辭很美,但是——
在她看來,這段話根本沒有辦法確認謝玹的下落啊!
他究竟是去了天界,還是行走於三界之中……
成了仙人,還是放棄了成仙的大機遇……
她心頭一瞬間湧出無數問題,都得不到答案。
幸好這個小世界如今的時代好像發展到了現代都市背景,查家譜也用上了電腦,速度是比之前要快得多了。
謝琇一番檢索,又在後來的家譜裡找到了一些關於謝玹的蛛絲馬跡。
一個家族延續的時間長了,總會出現那麼幾名子弟後人,沒有別的愛好,就是以研究家族史和家譜為樂趣。
虞州謝氏也不例外。而虞州謝氏家族史上最出名的,莫過於白日飛昇的謝玹,謝扶光。
所以,謝琇成功地在家譜的記載中找到了一位專門研究謝玹這位老祖宗(?)的後代子弟。
這個人叫謝棋——他本人的名字反正不重要——研究了一輩子謝玹的事蹟,還真讓他從那些已經湮沒的歷史裡挖掘出了一點什麼。
據說他還寫了一本著作,書名叫做“扶桑舒光錄”,記載的就是他發掘出來的謝玹事蹟,以及他對謝玹此人的敬佩和解讀。
謝琇一看這個書名,腦海之中率先聯想起的,卻是一句詩。
“願在夜而為燭,照玉容於兩楹;悲扶桑之舒光,奄滅景而藏明”。
這句詩的含義是,我願在夜中做她的燭火,映照她的面容在堂前散發光彩;怎奈日出之時天光大亮,我的光亮便將被覆蓋而不復再見。
……乃是一句悽哀的情歌啊。
但不論如何,這本《扶桑舒光錄》好像已經在漫長的歲月中失傳了,只留下記錄於家譜中的隻字片語。
譬如謝棋在《扶桑舒光錄》中說,他比對了流傳下來的謝玹畫像數幅,因為每一幅中謝玹的容貌其實都不太相似,所以這位於修道一途登峰造極的先祖究竟長什麼樣子,如今已經考據不到確切的了,殊為遺憾。
唯一的欣慰是,白日登仙者,一則因修道之故,面容不老,據此可以推斷出謝扶光的容顏應該一直停留在二十多歲的模樣;二來仙人之貌必不能醜陋粗鄙,因此謝扶光應當極為俊朗,又因斬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