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頁(第1/2 頁)
李守禮訕訕歸席,轉又笑問道:「這是什麼計?」
「絕戶計!」
李潼頹坐在席,以手覆額,心情可謂煩躁到了極點,只覺得這個武三思真是蠢豬,沒有罵錯。你沒事抖威風,哪裡不好,撩我這個隨時準備與敵偕亡的亡命徒幹什麼!
第0081章 少王險計
李潼是真不想死,賣祖宗賣親戚都被他想到,可見是有多惜命。
但他也明白一點,人事乖戾,並不是想不死就能不死,真要萬般掙扎都無奈,務求給要殺他的人以最大反擊傷害,這是他心中常備計劃。
過去那大半年,他從睜開眼就在爭取如何能見上武則天一面,你愛不愛我,我得把心意表達出來試一試,萬一王八看綠豆對上眼,始於顏值、陷於才華,江山社稷都要傳給我,不要還不行。
諸多努力,成功在即,結果發生這種事情,還能保持心情不鬱悶,那真是聖人才能有的心境修為。
在見到武則天之前,他是真不想再發生什麼意外。以至於武三思一開始那種態度,他都能忍耐下來。可是這吊死鬼好死不死,非要找刺激,最後那一句話,算是突破了李潼的底線。
當然不是因為罵他醜惡之流,這種明顯瞎話一笑置之,而是說什麼清點樂部諸眾,你要把我清出去,我就給你拉清單!
指桑罵槐,斥罵武三思的時候,他就已經想好了,大不了血灑明堂!
此前他謹小慎微,諸多謹慎,那是因為身處在禁中偏僻,真要太跳,分分鐘被人捂死、毫無波瀾。可是現在他在哪裡?明堂啊,永珍神宮啊!
此前他連去慈烏臺上吊都能想到,更不要說在明堂作死。現在武三思是退出,但之後會發生什麼還不知道。但無論發生什麼情況,李潼都打定主意,在沒有可靠的人和可靠的轉機之前,寧死都不離開這裡。
這就是他吩咐李守禮砸自己的原因,一旦外面真有仗內甲士沖入要強逐他們,他就讓李守禮血灑明堂,給他奶奶這神宮開開光。
口號都想好了,還是兩套,用哪套視情況而定。
一套是針對武則天:「聖母神皇,人倫表率,殘殺高宗子孫,血肉分食,款待大唐忠義!」還搞大酺聚餐?吃屎吧你們!
一套是針對武三思:「武三思人間敗類,辜負國恩,為報往年太后逐殺其父兄之仇,明堂虐害太后幼孫!」不光弄死你個吊死鬼,還弄死你們武氏全家!
口號傳不傳得出去不要緊,起碼是胸有定計,心裡不慌。真要人衝進來,先讓李守禮自殘嚇住他們,抓緊時間喊口號。
剛才行途他已經打量過,此處雖只明堂側殿,單只燈光下所見便已經有千數以上的人聚集出入,更不要說則天門處外廷諸眾已經結隊而來。
他還沒有起來敲打牆壁,尋找火牆,準備砸爛了火燒明堂已經很剋制了。但這也是一條思路,若能熬過眼下,可以試著看看能不能從薛懷義那裡探出設計圖,作為日常備案。
房間中一片死寂,只有幾人喘息聲。而在門簾之外的外側廊道,卻是一片亂糟糟。
武三思雖然被僚屬們拉離此處,但永安王那一番斥其豬狗之罵,仍然迴蕩於腦海,令他羞憤欲死。
「豎子,豎子!敢於禮堂咆哮,如此狂悖失禮!仗內戟士,仗內戟士速速給我將他逐出禮場!」
他雖然已經羞憤至極,但仍尚存一分理智,心知不宜在此將事鬧大,只想著將三王逐出明堂範圍,然後盡情炮製。
但他也只是春官尚書而已,仗內諸衛絕非他能呼來喝去,儘管近畔就有仗內持殳士標立,但也只道莊重場所,無令不行。就算有人想要逢迎武氏,誰又敢在這樣的場合裡一腳踏進這種層次的糾紛!
廊道另一端,上官婉兒傳達完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