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未命名草稿(第1/2 頁)
“甄老爺拿著折變田地的銀子交給他,讓岳丈幫忙置些房地。這岳丈卻半哄半賺,給他一些薄田朽屋,勉強支援了一二年,越發窮了下去。”
惜春怒道:“這岳丈真可惡!”
尤清之笑道:“這才哪到哪,岳丈見他無錢了,人前人後說些不好聽的話。甄老爺不善分辯,悔恨自己識人不清,一氣之下病倒了。”
“他死了?”
尤清之搖頭道:“並沒有,聽說有日碰上個道士,跟著人家出家了。”
惜春聽到這裡,罵道:“這甄老爺也可惡!”
周夫人便笑道:“姑娘何出此言。”
惜春道:“他出家了,可想到自己妻子如何過活?可想到自己女兒如今下落不明?難道一朝出了家,紅塵俗事就能全都拋下?難道這就是他們的道心?依我看來,懦夫而已!”
尤清之奇道:“你每天都學了些什麼?已有如此進益了。”
香杏笑道:“老爺讓姑娘和蓉小爺、林公子每日三省其身,姑娘便鬧著讓老爺也省一省,老爺想了半天,只好說自己當年出家,是懦夫所為。”
眾人聽了都笑。
尤清之點點惜春的鼻頭,道:“誰都奈何不了你。”
惜春拉下尤清之的手,說道:“嫂嫂還沒說完呢,他妻子、女兒如今怎麼了?”
尤清之道:“甄夫人聽說丈夫出家,哭得死去活來,無可奈何,只能依靠著父母度日。幸而有兩個丫鬟在身邊,三人做些針線賣錢度日,順便探聽女兒的下落。”
眾人聽了,齊嘆一聲。
莫嬤嬤道:“奶奶是從哪裡聽來的故事,這般離奇。”
尤清之心下一轉,說道:“回金陵路上,因著在蘇州聽了幾回評彈說書,也覺有些趣味,便讓人買了些話本子,裡頭便有這一段故事。因著在蘇州遇上了柺子,因而對這故事印象格外深些。”
周夫人道:“這話本也不知道是真是假。”
尤清之笑道:“我一看見櫻兒,就想起這話本中的英蓮。也是長得十分出眾,特別是眉間那顆胭脂痣,這可巧了。”
“嫂嫂……”
尤清之笑,對著惜春道:“我知道你要說什麼。等一回府,我就派人去蘇州。”
“太好了。”
尤清之又道:“不過事情沒查清楚,你們先別傳出去。萬一不是,讓那丫頭白期待一場。”
周夫人點頭道:“奶奶說的是。”
惜春又纏著尤清之說那話本里頭的細節。
尤清之只好把《好了歌》,和甄士隱的註解說了一遍。
正好有紙筆,周夫人便謄了上去。
來回看了一番,道:“竟是一番真理。”
尤清之笑道:“人海浮沉,把目光放百年、千年之遠,人人都是一粒浮塵。雖是真理,卻也不能把她奉為圭臬。若不然,人人都看世間萬事萬物看透,乾脆都出家算了。”
莫嬤嬤笑道:“奶奶這話粗看促狹,細想想卻極有道理。”
惜春眼珠轉了轉,道:“周嬢嬢,這幅字可以送給我嗎?”
周夫人笑道:“自然,不過姑娘拿著去幹什麼?”
惜春狡黠一笑,道:“秘密。”
尤清之留下惜春和周夫人作畫,帶著莫嬤嬤等人把莊子走了一圈。
“嬤嬤覺得如何?”
莫嬤嬤笑道:“奶奶做的極好,這杏花莊也極好。”
“那就好,”尤清之笑道:“繡娘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出師的,杏花莊這幾年也只有出沒有進,我們都不要著急才是。”
莫嬤嬤點頭道:“奶奶說的是。”
莫嬤嬤心裡也有一本賬,主子不過給了大奶奶一個誥命,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