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士農工商(第1/2 頁)
尤清之笑道:“兒媳話還沒說完呢。若是二爺只想當個富貴老爺,竟沒這麼麻煩。趁著如今尚富貴,將祖塋附近多置田地房舍地畝,族中祭祀供給之費皆出自此。便是將來有了罪,這祭祀產業又不用入官。敗落下來,子孫回家讀書務農,也還有個退路。”
賈璉是富貴窩裡長大的,聽到這裡便笑道:“大嫂子竟和伯父一樣,想得太遠了些。哪裡就論到入罪去了。
再說,我上頭還有老太太、老爺、太太,府裡也輪不到我做主。”
賈敬道:“就是你們這種自以為榮華不絕,不思後日的做派,將來不入罪才是怪事。”
尤清之笑道:“父親別急。”
說著又看向賈璉,道:“二爺,老爺今日叫我來,是專為你的事,我們是一片好心,這你認不認?”
賈璉笑道:“這是自然,伯父和大嫂子都是替我著想,我心裡甚是感激的。”
尤清之道:“你認就好,倒也不用你的感激。赦叔父送了不少好東西過來,若我們一點忙都幫不上,那些東西拿著也燙手。
你說你做不了府裡的主,那就說回捐官一事。父親看不上捐官,最大的原因便是覺得德不配位,名不副實。若二爺有了官職,做些實事,最好是大功勞,父親覺得如何呢。”
賈敬道:“你說的不錯,可他能做什麼實事?”
“自然是上頭需要什麼樣的人才,老爺就教他什麼。”
尤清之看向賈璉道:“二爺可願意學?”
賈璉自是點頭答應不提,又道:“只怕伯父和大嫂子費了心,卻教不出我什麼。”
尤清之笑道:“只要你肯用心,也不算辜負了我們。但若是飯都喂到了嘴邊,你還嫌硬,再找我出主意,可是不行的了。”
賈璉忙道不敢。
“好了,你和蓉兒他們下去吧。我有話要和老爺說。”
“是。”
三人退下,惜春纏著不肯離去,賈敬和尤清之也沒趕她。
賈敬道:“你剛才的主意,再細說說。”
尤清之笑道:“父親,我管家理事,事情繁雜,最厭兩種人。一是和我不是一條心,總是和我繞圈子的;二是不會做事的。皇上日理萬機,要我說,父親乾脆做個直人,呈封信上去。直接問問皇上,他如今缺什麼樣的人才。”
賈敬笑道:“你這話不通。皇上能缺人使?”
“天下萬民受其驅使,自然不缺。只是皇上是明君,定想要一個盛世,哪會嫌人才多呢。”
賈敬看向她,道:“你這主意是為了賈璉,還是別的什麼?”
尤清之認真道:“前頭和三太奶奶說起,族裡這些子弟們,除了那些年紀小的,還在上學,其餘的就是守著家裡幾塊地。交完稅,一年到頭,也不剩下什麼了。我們能幫的也有限。俗話說: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我這些天想了下,有個主意,想討父親的示下。”
“你說。”
“當時我和三太奶奶說,不如送這些子弟們去學門手藝,日後有個出路。三太奶奶卻說如今有手藝的,都是祖上傳下來的,等閒不會收徒。即使收徒了,也要先給師父幹幾年雜活,師父看你順眼了,才會教你。”
賈敬嘆道:“這也不能怪他們,那是人家的飯碗。”
尤清之笑道:“兒媳沒有指責他們的意思。我是說,府裡能不能請些師傅回來,如同學堂裡的先生一般,給族中子弟授課呢?”
“你這想法太驚世駭俗了些。士農工商,歷朝歷代都奉行“重農抑商”的政策,《漢書》中寫:‘故民棄本逐末,耕者不能半,貧者雖賜田,猶賣於商賈’。此風不可漲。”
尤清之道:“士農工商,農排第二,但卻是活得最辛苦的。之所以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