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第4/5 頁)
“這貪嘴的老貨。”等張嬤嬤出去後,如意扁著小嘴,嘀咕了一句,聲音大小恰好讓賈環聽到。
賈環無語的走到條桌邊,拿起茶碗喝了口茶,不理會這些“宅鬥”的事情,問道:“如意,什麼事情?”
如意悶悶不樂的道:“三爺,我剛在路上碰到珠大奶奶身邊的素雲。我問了她,老太太都打發人送臘八粥給珠大奶奶。咱們這裡卻是沒人惦記。”
賈環沒什麼感覺,“不就是臘八粥嗎?”
“三爺,差別可大了。老太太那裡的臘八粥味道可好了。”如意扳著指頭數,“有玉田碧粳米、御田胭脂蜜米、白糯、桂花露,比府裡廚房裡熬的要很多。”說完,還吞了口口水。
聽起來很不錯的樣子。賈環就笑了笑。對美食,他當然也很嚮往。當年兩部《舌尖上的中國》他反反覆覆的看了好幾遍。不過,以他賈府庶子的身份現在想要吃一份這樣精貴的“臘八粥”絕無可能。
當然,只要有做這樣臘八粥的方子,他日後自然可以自己來弄。
倒是如意很憤懣、難受,覺得美食沒吃上,還受了輕視。和賈環說了很多他和賈寶玉、林黛玉、三春、李紈(賈蘭)“待遇”上的差距。如:月錢、賞賜、飲食等。
賈環和氣的聽著。在沒有熟悉情況之前,他願意安靜的像一隻螞蟻。
吃過晚飯,賈環一如既往的在地上做了100個俯臥撐、50個仰臥起坐。他這段時間堅持鍛鍊身體。出了一身汗,洗過澡,翻了會書架上的啟蒙讀物,便上床休息。
孤寂的深夜北風輕鳴。
第二章 冬日小雪
臘八節的事情就這麼平淡的過去。沒有在賈府中泛起一絲漣漪。賈環就像一隻小冷貓被人遺忘在角落裡。賈環自己並不大在意。在意的是趙姨娘、張嬤嬤、如意。聽說趙姨娘在王夫人面前鬧了一回。結果自然是:然並卵。
賈環每天照常的去書房讀書。下學後,則讓長隨舅舅趙國基帶他在京城中閒逛、觀察,瞭解周朝的風土人情。
小透明有小透明的好處,只要功課跟得上,有大把的空閒時間自己支配,而不用給拘束在家中。
在賈府書房中教授課業的是一名寓居京城久不中式姓林的舉人。每天上午、下午各教授一個時辰。課本以蒙童為主,讀的是《蒙童訓》、《三字經》、《千字文》、《聲律啟蒙》、《千家詩》、《古文析義》、《神童詩》、《對類》,《韻詩訓》,《訓蒙駢句》,《笠翁對韻》、《增廣賢文》,《幼學瓊林》。
賈環、賈琮都在學習《增廣賢文》,賈蘭的進度則領先到《幼學瓊林》。讀完《幼學瓊林》,就算是完成全部的啟蒙教育,可以開始學習四書五經。
歲數較大的賈寶玉、賈迎春、賈探春都已經開蒙,四書五經都泛泛的讀了一些。
賈環這幾天上課,已經很少見到賈寶玉的人影。因為林黛玉來到賈府,寶二哥正在忙著和林妹妹兩小無猜的玩耍。
至於迎春、探春、惜春在今年之後都將不在來書房上課。賈母的原話是“認得幾個字”即可。臨近春節,他們四個學業懈怠,情有可原。
這天下午,天空陰沉沉的,下著小雪。精美的雕花窗欄給北風吹的呼呼作響。書房中寒氣凜然。
下午2個小時的課業結束後,賈環、賈琮、賈蘭三人從書桌邊向林舉人行禮:“謝先生教誨!”
林舉人三十多歲,清瘦高長,穿著儒衫長袍,頭戴四方平定巾。他一貫神情嚴厲。此時說道:“新春將近,今日是今年最後一課。你們回去各自溫習書本。來年正月十八開課,屆時我會考校你們的課業。散了罷。”
心裡輕輕的嘆口氣:賈環、賈琮都比賈蘭年長,但學業進度竟然比5歲大的賈蘭還差。他在賈府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