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大明的“錢袋子”(第2/2 頁)
既得利益者的對立面。
鹽商,權貴,將門,地主,畢自嚴這是一個也沒落下啊。
\\\"畢卿可知此舉意味著什麼?\\\"
朱由校臉色十分嚴肅的問向畢自嚴。
\\\"只要有比陛下在,誰能奈何的了老臣?\\\"
畢自嚴沒有正面回答朱由校的問題,反而笑著向朱由校反問道。
朱由校先是一愣,隨後便是大笑一聲。
\\\"說的對,只要有朕在,誰也動不了你畢自嚴分毫。\\\"
朱由校萬萬沒想到李汝華為他推薦的接班人竟是這樣一位願意大刀闊斧改革的能臣,有些喜出望外。
\\\"畢卿,對於宗藩如何看...\\\"
君臣二人又寒暄了幾句,朱由校將話題直接點到了宗室。
朱由校發現,當他提到宗室的時候,畢自嚴的臉上,肉眼可見的升起了一抹驚喜。
宗室的俸祿問題,一直是明廷中後期一個沉重的負擔。
早在嘉靖時期,嘉靖皇帝便出臺了\\\"宗藩條例\\\",來面對宗室人口日益膨脹的問題,但是並沒有徹底改革,效果一般。
萬曆皇帝也出臺過一系列政策,同樣效果不大。
並且由於財政問題緊張,朝廷沒辦法按時支付宗室俸祿,這就導致了很大一部分的低階宗室的生活其實是很貧困的。
並且這些低階宗室受限於皇明祖訓,士農工商全都不能碰,所以他們的生活也是非常的窮困潦倒。
甚至到了一些宗室主動去犯罪,到牢裡吃牢飯,才能活下來的地步。
畢自嚴聽到朱由校主動提及這個敏感的問題,臉上一喜。
\\\"皇爺,如今宗室改革亦是迫在眉睫,請給臣一點時間,臣會盡拿出一個條例,給皇爺過目。\\\"
朱由校聽到此話後,緩緩點了點頭。
“畢卿,以後朕就將大明的錢袋子交給你了。”
畢自嚴讓朱由校十分滿意,此時的大明就需要這些敢改革,能改革的人。
“臣定當竭心盡力,不負皇恩。”
畢自嚴撣了撣身上的官袍,鄭重的衝著朱由校說道。
...
...
天啟元年,六月初一,朱由校下旨,擢升太僕寺卿畢自嚴升任戶部尚書。
關於畢自嚴的升遷問題,並沒有受到內閣的阻攔。畢自嚴身為九卿之一,本就是朝廷重臣,調任戶部尚書一事也是順理成章之事。
當天,紫禁城內還有一道旨意發出。
\\\"孫承宗因功,升任兵部尚書。\\\"
在上任當天,畢自嚴便上書朱由校,請求重新核查官屯地畝。
朱由校當即同意,勒令內閣及六部配合畢自嚴行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