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頁(第1/2 頁)
秀吉當即召叢集臣議事。依照織田家的慣例,城池或領地距離戰場最後的大將為先鋒。因此,高槻城主高山右近為第一隊,中川瀨兵衛領第二隊,池田勝入齋領第三隊。
右先鋒共八千五百人。十二日未明,兵發戰場。秀吉本打算自己領一萬人隨其後,陸續向北進發,但是眼看已近正午,秀吉還沒有離開尼崎。他動不了窩了,因為大坂的織田信孝遲遲不到。秀吉已派去好幾個使者。
&ldo;三七殿下從小兒脾氣倔,直到現在還是這麼磨人!&rdo;
秀吉叫著信孝的乳名,開玩笑地說。然而他心裡卻極不平靜,倘若織田家的孩子不出面參戰,四方諸侯豈肯歸附?午後,秀吉等得心焦,終於催動中軍,沿澱川北上。當日,大隊人馬在攝津富田安營下寨。不過先鋒已到山崎,在附近布好陣了。
明智軍也在澱府附近排開陣式,前軍已抵達勝龍寺一帶。兩軍先鋒約相距兩公里。當晚,各自按兵不動,一槍不發,在令人窒息的平靜中進入深夜。
&ldo;沒有我的將令,不許妄動,不許出擊!作好準備,等待時機!&rdo;
秀吉在等候織田信孝和丹羽長秀率領的八千大坂軍到達陣地。眼下,兩軍人數大致相等。大坂的人馬一到,秀吉將佔明顯優勢,他翹首等待著信孝。是夜,明智光秀也不出擊。按常理,光秀應該以逸待勞,乘羽柴軍立足未穩,夜襲秀吉。但是,他沒有這麼做,因為秀吉進兵神速,明智光秀來不及準備,全軍還沒有充分佈置完畢。另外,由於秀吉驟然而至,猶如天兵下凡,光秀摸不準底細,過大地估計了對方的兵力,以為秀吉的兵力很可能是自己一倍。
因此,光秀避開全軍突擊的純野戰方式,企圖依靠陣地防禦來彌補兵力上的不足。這樣一來,光秀的作戰心理一步步陷入消極頹唐的泥坑。而且,光秀另有痛處,那就是最受信賴的大和的簡井順慶好象投靠了秀吉。儘管順慶還沒有接近戰場,但是如果參戰,肯定要出現在澱川東岸的高地洞之嶺。為了阻擊順慶,光秀不得不把帳下最精銳的齋藤利三一隊放在和秀吉決戰關係不大的洞之嶺。
是夜,天降大雨,黎明仍不見雨住。十三日,羽柴軍依然不動。明智光秀慶幸不已,匆忙構築澱城及其後方陣地。這恰似看到魚群再結網,倉猝而忙亂,當然不會主動出擊。
正午,秀吉陣中出現了小小的騷動,是織田信孝和丹羽長秀軍由大坂陸續趕到。
&ldo;來了麼?&rdo;
秀吉立刻動身,乘轎子來到大冢港,冒雨迎接信孝和長秀。
&ldo;啊,大王的在天之靈也會感到欣慰的。&rdo;
秀吉急忙鑽出轎子,頂著雨注,緊跑幾步,單膝跪在信孝面前。信孝只擲給猢猻一句話:
&ldo;辛苦了。&rdo;
秀吉站起身,走進丹羽長秀,握住他的手,悄聲說:
&ldo;不勝感激!&rdo;
聽使者講,丹羽長秀為說服信孝,頗費了一番口舌。秀吉領下了長秀的一片深情,然後,在雨中說明瞭敵我雙方的情況,進攻的戰略以及附近地形。左近是澱川流域平原最狹窄的地帶。西岸,天王山一角直逼河岸。東岸,石清水八幡山脈臨川而臥。
&ldo;萬事均由您定奪!&rdo;
丹羽長秀真誠地說,&ldo;大敵當前,我一切聽秀吉吩咐,不拘何事,盡請差遣!&rdo;長秀補充說。
&ldo;若如此,那就開始吧。&rdo;
秀吉語氣輕鬆,好象這是搗米做粘糕,說罷,鑽進轎子。
&ldo;起轎!&rdo;
秀吉命令轎夫。剛才已徵得織田信孝和丹羽長秀的同意,新到的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