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頁(第1/2 頁)
謝承沉默片刻,答道:「改製革新並非一日之功,陛下不必操之過急。」
「可朕已經老了,不是嗎?」文清帝道,「若朕駕崩,依你之見,哪個皇子登基才能實現你文中所言的盛世強國?」
這話謝承不敢接,重新跪回地上:「陛下乃真龍天子,自然萬壽無疆。」
文清帝輕笑一聲,又咳了兩下,「起來吧。」
謝承剛起身,又聽文清帝道:「你同老九相識?」
謝承謹慎道:「江南雪災之時,微臣有幸見過欽差大人。」
文清帝垂眸審視他:「老九倒是同我提過你,說你給方誌洲出了不少賑災的主意。」其實這話是方誌洲所提,並非李熠。
李熠為了避嫌,不會刻意提起謝承。
謝承:「微臣只是不忍故土受災、鄰裡受難,故而略盡綿力。」
文清帝卻問:「你那師弟趕去淮安救老九,也是因為不忍故土受災、鄰裡受難?」
謝承心頭一跳,立刻意識到文清帝恐怕已經發現了姜羨餘的身份。
「回陛下,微臣師弟生性純善,重情重義,此番實在是不忍百姓受苦,才答應巡撫大人趕往淮安救人。」
「生性純善,重情重義……」文清帝喃喃著這兩句,「老九也這麼誇過他。」
謝承不覺得文清帝頻繁提起九王是因為對這個兒子改觀,親近重視起來,多半是起了疑心,懷疑九王認出了姜羨餘,同江家有了聯絡。
只是九王當時年幼,這些年又一直不聲不響,文清帝恐怕也不確定他到底記得多少,於是這會兒才頻頻試探。
「改日帶他進宮讓朕瞧瞧。」文清帝道,「他救了老九立下大功,理應有賞。」
「是。」謝承躬身作揖,藏住眼中的警惕。
……
瓊林宴結束後,朝廷立刻著手徹查段家侵吞田產一案。負責此案的官員是睿王一系,恐怕打定主意讓忠王翻不了身。
朝中參忠王的奏摺一本接一本,文清帝氣得病重罷朝,暫由睿王代理朝務。
忠王被禁足,方誌洲也因對段家一案的失察被罰了俸祿。
毅王倒是因賑災有功受了賞,被下放到戶部任職。
與此同時,吏部開始給新晉文武進士安排官職。
文舉進士大多按慣例安排,段書文得了外放杭州某縣的調令,張濤等人也各有去處,謝承則入了翰林院。
段御被除名後,文清帝似乎無意追究武舉舞弊一事,武舉考官自認躲過一劫,誰知卻又因為各種問題被文清帝叱責、罰俸、貶職。
而吏部呈給文清帝的武進士職位安排接連被否,經總管太監提點才意識到問題所在。最後將武進士全部安排到各地駐軍當中不起眼的位置,文清帝才勉強批覆同意。
朝臣這才明白,文清帝看似不追究,實則都記在了心裡,並且壓根不打算重用這一屆武進士。
官職定下之後,新晉文武進士按慣例有一到兩月的假期,可以衣錦還鄉。
謝承建議段書文等人儘快返鄉。
「如今陛下病重,睿王和九王風頭正盛,忠王如履薄冰,恐怕已經坐不住了。」謝承分析道,「京城很快就會亂起來,阿姐和姐夫不宜久留,不如早日返鄉,屆時直接去上任。」
「那你呢?」謝桑柔擔憂道,「你不和我們一塊走?」
謝承搖頭:「我暫時走不了。」
第七十八章 今生:萬壽宮宴護駕!快護駕!……
謝承暫時離不開京城,因為文清帝對他殿試那日的文章念念不忘,要他寫一份完整的「興國之策」——殿試時答卷篇幅有限,許多問題與對策謝承只是一筆帶過,未能細寫,如今文清帝便要他將其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