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弟重逢(第1/4 頁)
解決了五斗米教的教主張修和鬼帝公孫述,劉叔便讓張魯快點派人到益州來,好接手如今群龍無首的五斗米教教眾,對於這些深信五斗米教教義的教眾,劉叔又告誡張魯道“這些五斗米教的教眾已經信教多年,若是讓他們改信正一教自然是不成的,你先暫且收下這些信徒,至於這些教徒怎麼處置,我覺得你可以先實行一教兩制,這樣你的教眾就會越來越多;再說張修本也是你的叔叔,你繼承他的五斗米教天經地義,你的天師之位不也就名正言順了!還有,青城山這些年被陰氣侵擾已失了不少靈氣,況且益州又是劉璋的領土,依我看,你可以派遣自己的後輩去往中原各處歷練,順便再尋找一處合適建教的洞天福地。哦,對了,我如今已把洞府遷置在江東的秣陵,你的子孫若是將正一教建在江東之地,我應該是可以照拂一二的。”張魯收到劉叔的資訊後,便按照劉叔所說一一照做,後來他又派出自己的諸子去往各地邊歷練邊尋找風水寶地,並對他們鼓勵道“誰能找到最佳的風水寶地,誰就是日後的天師掌教。”
等到張魯派人到了青城山,劉叔也動身回到了漢中,並在漢中住下修養,張魯知道劉叔這是有意提攜自己,所以不時的跑來求道。令劉叔沒想到的是,張魯雖已是世俗之人,其道基還真是不俗,正所謂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的兒子會打洞,張魯的修為在劉叔的指點下提升的很快,不久便踏入了金丹境,接著張魯又在劉叔的建議下,把張修的教法和正一道的教法融合在一處,並仍使用五斗米這個通俗易懂的名字,這一番融合,使得五斗米教的教法更加簡潔易學,很快五斗米教便傳出了漢中和益州,就連邊夷之地的異族都有很多人入了教。
後來,劉叔又教張魯學習太平道的張角自稱“師君”,把那些來學道者,皆稱為“鬼卒”,那些學道有成的信徒,則稱呼為“祭酒”,其中比較優秀的就讓其管理部眾,而那些祭酒中出類拔萃的則稱其為“治頭大祭酒”,這些大祭酒最後就成了張魯治理漢中的好幫手。接著劉叔又教張魯學習佛教治理靈山的方法,讓這些祭酒來管理地方政務,這些信教之人之前也多是苦命之人,他們拿出五斗米入教也是希望師君張魯可以救助自己一下,如今他們中的一些人成了祭酒後,倒不像朝廷裡的督郵那些人只知道搜刮民脂民膏,沒多久,漢中小郡便得以大治。
其實那些祭酒之前也是飽受苛政之苦,如今他們有了權也是將心比心,只教民眾多誠信不要欺詐,對那些犯法者也給與寬恕三次,如果此人超過三次再犯,便會加以懲處,若是小過,則讓其修補道路百步以贖罪。張魯又依照《月令》告誡信眾,“春夏兩季乃是萬物生長之時,在此期間請不要屠殺生靈!”由於漢中郡只是個小郡,為了讓這麼百姓都能有個溫飽,張魯又開始勸誡百姓不要酗酒,這樣便能剩下很多的糧食;後來,劉叔又提及羅馬帝國那些有德的君王會為百姓提供免費的衣食和住所,於是張魯又聽其言創立了義舍,並放了義米和義肉在義舍內,義舍會免費提供食物給那些需要幫助的人,並對外宣稱,做人不要貪得無厭,若是取得過多,將得罪鬼神而患病,於是乎,小小的漢中郡便成了一個和諧美滿的世外桃源。
這些時日,劉叔也拜託張魯和唐家打探一下劉備的訊息,不久劉叔得到訊息說“劉備被曹操趕出徐州和兄弟失散後,便去往河北投奔了袁紹,張飛現在屯兵於汝南附近的古城,關羽最後是降了曹操,但如今他又帶著劉備的兩位夫人過五關斬六將,準備去汝南尋找劉備”,劉叔還聽張魯說“關羽在曹營那是誅顏良斬文丑,他的大名如今真的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劉叔聽言便讓張魯說的詳細一些,原來關羽降了曹操之後,曹操待關羽那真是沒話說,那恩寵就是夏侯兄弟和曹氏本家兄弟看了都嫉妒,那些降將如張遼、徐晃更是拿關羽當兄弟一般。後來,曹操見關羽仍然歸心似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