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羅門(第1/3 頁)
所謂知己知彼百戰百勝,劉叔對於婆羅門教所知甚少,最瞭解你的往往是你的敵人,天底下有一句話特別對,“冤枉你的人比你還知道你有多冤枉”,所以劉叔又找了許多佛教僧侶,漸漸的開始瞭解婆羅門教……
原來婆羅門教起源於一千多年的吠陀教,以吠陀經為主要經典,等級非常森嚴,把人分為四種種姓:婆羅門是可以執掌宗教事務的祭司,剎帝利是可以執掌軍政事務的貴族,吠舍是農民或者手工業者,首陀羅則是不會種田也不會手工的下等人比如獵人。不同種姓的人不允許隨便結婚,尤其是前三個佔統治地位的種姓不允許娶首陀羅。根據婆羅門法典規定,前三種姓可以誦讀吠陀經並參加宗教祭儀,從父母親那裡獲得第一生命,透過入法禮再獲得第二次生命,首陀羅則不準讀或聽吠陀,亦不能參加宗教儀式。
婆羅門由於職責和地位的特殊可享有許多特權。他們可以免交各種稅,因為人們認為,婆羅門已經以自己的虔誠行為償清了這種債務,他們不得被處以死刑或任何型別的肉刑,因為婆羅門是神聖不可侵犯的。向婆羅門贈送禮物的人則能得到祝福,他們將在今生或者來世,獲得一定的善報。而最受歡迎的禮物是土地,它甚至可以解除贈送者的一切罪孽。因此在孔雀王朝婆羅門們佔有大量地產,有時候甚至是整座村莊。
婆羅門教和佛教都起源於喜馬拉雅山,就是不周山。這兩教如同陰陽或者水火一樣,從建教開始就一直處於敵對關係,兩教實力和地位也正巧一直分庭抗禮。直到阿育王把佛教作為國教,所謂事出反常必有妖,阿育王封佛教為國教,性格從嗜殺到禮佛突然如此變幻,劉叔都想到阿育王很可能是目犍連轉世,婆羅門教中也肯定早有人想到了。
阿育王時期婆羅門教因佛教與耆那教等的廣泛傳播曾一度衰落,但劉叔來身毒後沒多久,孔雀王朝的部將普舍耶密多羅,篡位建立了巽伽王朝,首都仍為華氏城,並立婆羅門為國教,又開始打壓佛教,許多佛教寺廟都遭到了焚燬。真的是皇帝輪流做,今日到我家,於是婆羅門教又得到復興,普舍耶密多羅建立王朝後,不久有敵人從西方入侵,普舍密多羅僥倖贏得勝利後舉行了規模盛大的婆羅門教祭祀──馬祭,漸漸的,南方的剎塔瓦漢王朝及案達羅王朝也奉婆羅門教為國教……
婆羅門教傳承最久的有四部經書,梨俱吠陀是最最古老的一部,其他還有耶柔吠陀,娑摩吠陀,阿闥婆吠陀這三。,婆羅門教信奉梵天,毗溼奴和溼婆神三位主神,主張善惡有報,人生輪迴,而輪迴的形態取決於現世的行為,只有達到梵我同一方可獲得解脫,修成正果。人們曾經相信是原人創造了世界,而婆羅門是原人的嘴、剎帝利是原人的雙臂、吠舍是原人的大腿、首陀羅是原人的腳。
梵天是婆羅門教的創世主,他有四顆頭,四張臉以及四隻手臂,口中不斷地誦讀吠陀經,坐騎為孔雀。傳說世界萬物,人,乃至神都是由他創造出來的,經文裡寫道“混沌之初有了水,水裡被扔進了一粒種子,種子長大變成了一個金蛋,梵天出自金胎卵殼分成兩半,即創造了天和地,然後又誕下了六位仙人;之後又生下了小兒子達剎和女兒缽羅蘇底,達剎和缽羅蘇底又生了五十個兒女,這些兒女又嫁給了之前的六位仙人,老大老二嫁給了生主迦葉波並生下了阿修羅一族,老三也嫁給迦葉波生下了毗溼奴等天神,眾天神中有一個太陽神蘇利耶,蘇利耶的孩子則是七代摩奴,摩奴的後代又創造了太陽王朝和月亮王朝。劉叔聽到梵天又想起了盤古開天地。梵天又叫四面神,四張臉代表著四部吠陀經,但他原本是有五張臉的,可是卻被溼婆砍去了一張。
毗溼拏又稱毗紐天或那衍天,是仁慈和善良的化身,具有無所不能的力量,保護和維持著宇宙和宇宙秩序,是婆羅門教的守護之神,也是毗溼奴教派崇拜的最高神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