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于謙很煩(第1/2 頁)
孫太后柳眉一挑,問道:“于謙,你就別賣關子了,究竟是怎麼回事?”
于謙回道:“臣已經把京師中的情況如實上奏,按時間來推測,這道奏摺應該已經送到前線了!”
孫太后更加不理解,皺眉道:“可是,皇上並不在前線!”
于謙搖了搖頭,說道:“皇上不在,英國公還在,朝廷的幾萬兵馬還在!”
聽到這裡,孫太后突然明白了。
“你是說……讓英國公回來主持大局?”
“不錯!”于謙正色道,“這些時日,皇上帶領諸將士浴血奮戰,早已是君臣一心,若英國公得知京師有人意圖改換新君,定會即刻班師回朝,主持大局,到時候,這些風聲和流言便可不攻自破。”
孫太后暗暗點頭,還是于謙想的周到,皇上雖然失蹤,但是已經在軍中樹立起足夠的威望,將士們若是聽說有人意圖改立新君,還不得拎著刀過來拼命!
如果大軍回朝,冊立太子一事就更穩妥了。
儲君之位一旦定下來,擁立郕王的那些人就該消停了。
“既如此,哀家代皇上做主,由兵部牽頭,禮部和欽天監配合,準備迎接我大明凱旋之師!”
“臣于謙謹遵懿旨!”
回到兵部衙門,屁股還沒坐熱乎,又有一名文吏找上門來:“於大人,曹學士有請!”
這位文吏口中的曹學士就是內閣首輔曹鼐,此人原本是跟隨鄺埜先撤回居庸關,後鄺埜不放心前線,堅持留下,由曹鼐、王佐等人帶著一眾文官和傷員先行回京。
于謙嘆了口氣,不用說,肯定又是關於郕王監國的事。
本來這些事跟自己沒有關係,可是,皇上的詔書中,偏偏欽點自己為兵部尚書,還加了個左都督銜,這下好了,兵部衙門的門檻都快被人踢斷了,所有人無論有什麼事都是先找到自己。
其實他很不理解,為何皇上會做出這個決定。
當初皇上要御駕親征,自己是反對聲音最大的那個,甚至當著滿朝官員的面,斥責皇上不懂軍事,兀自勞民傷財,有傷國本。
當時的情形他至今歷歷在目,皇上氣得臉紅脖子粗,非要砍了自己以洩心頭之憤,是孫太后念在先帝的份上說了些好話,這件事才不了了之。
可是,從張益帶回來的詔書來看,皇上哪裡還是自己認識的那個不懂事的小孩子,就算先帝在世,在土木堡困局之下,能做的決定也不過如此了吧?
如今皇子年幼,國賴長君,詔書說的清楚,如果皇帝遭遇不測,由郕王繼位。
這就避免了叔侄相殘的場面,可以讓大家團結起來一致對外。
要知道朱家人叔侄幹仗是有歷史傳承的,皇上能夠看到這一層,說明他是真正以國事為大,徹底放下了心中的私念。
至於讓自己統領京營,這就更加不可思議。
如果前線兵敗,也先必定揮師南下,直取京師,群臣之中不乏貪生怕死之輩,到時候肯定有人提議南遷,皇上這道詔書相當於提前把南遷的路給堵死了,由自己奉命戍衛京師,名正言順。
奇怪了,皇上怎麼知道自己鐵定不會提議南遷?
看到那份詔書,就好像……皇上能未卜先知一樣……
帶著滿腹疑惑,于謙來到文淵閣,在這裡,五位大學士早已等待多時。
首輔曹鼐,往下依次是陳循,苗衷,高轂,張益。
明朝的內閣制度是永樂皇帝創辦,至此時不過才二十多年,其作用大抵就相當於皇帝的秘書團,權力職責非常有限,還遠遠不是後人所熟知的那個內閣。
曹鼐抬頭看到于謙,趕忙招呼道:“於侍郎,你可算來了,快坐!”
于謙朝著眾人拱手行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