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7章 沒有深意(第2/3 頁)
稀奇事!”
韓信神色微妙,盯著宋濂看兩眼,轉身拂袖而去,卻也不為難宋濂了。
宋濂正正衣冠,向劉邦走過去:“多……”
謝字未曾出口,被劉邦嫌棄地揮蒼蠅一樣:“別擋著乃公看熱鬧!”
宋濂神色複雜地站到一旁,只有意無意將視線投向劉邦。
熱鬧是有,但暫時還不是孔子的,先是李白的。
李白一眾迷弟迷妹比他還激動,強烈要求公開李白的卷子,他們要親眼看看到底是哪裡出了問題,憑什麼給作者打低分!
宋濂向神女申請,卷子便投屏那樣投在了水幕上。
大家清楚看到——
問:李白寫下“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這一句時,是什麼樣的心情?
答:想喝酒,看到地上影子,隨口吟了一句。
考官認為的答案(只要意思相近即可):李白因自身才能沒有受到重用,孤獨、憤慨、借酒消愁,因此得詩。
其他人不自覺的看向本人。
李白:“……”
李白無力地說:“沒有的事,我真的只是喝酒的時候正好看到地上有三個影子,有感而發。”
再看另一道題——
問:“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此句有何深意?
答:就字面意義。
考官認為的答案:回答需與樂景襯哀情相關。
李白:“?”
李白:“被友人熱情款待,那些日子我們相處得都很開心,我就不能高高興興和友人道別,再約下次相見?怎麼還規定人離別時必須難過?”
考官們尷尬而不失禮貌地微笑。
他們其實是有打算過問作者本人的想法,作為參考答案,但是神女不許,一定要他們自己想,他們就只能夠憑藉自己的經驗去猜想和推測作者寫詩詞時的心情了。
“也罷。”
李白舉起酒葫蘆吃了一大口酒,灑脫一笑:“白所言確實不能作為參考答案,便按爾等想法來吧,連孔子都逃不脫死後著作被解讀他意之事,何況白呢。”
對了,孔子!!!
這回輪到了儒家子弟,向著考官發難了。
“憑什麼聖人的卷子分數那麼低!爾等欺師滅祖之徒!”
考官抹汗:“我們是糊名,我們不知哪一份是夫子考卷啊。”
“那你們就是惡意解讀夫子著作!無恥!異端!”
考官招架不住,連連請求神女把孔子的考卷放出來。
神女沒有把孔子的考卷放出來,反而放的是三張排名在前頭的卷子,還把其中一題的答案放出來。
這一題是詢問考生《春秋》一書,第一年中:“元年,春,王正月。”此段,蘊含著孔夫子何等深意。
看考生一所答:春秋其餘篇章皆有“元年春,公即位”字樣,而“元年,春,王正月”此段,不曾有寫“公即位”,便是因為魯隱公為攝政,非即位。
考生二,更是洋洋灑灑地寫:為何夫子先寫“王”,後寫“正月”,因為這句話的意思是“周文王確立的正月”,是為了表明大一統,天下皆行王令。為何是寫為“元年”而非“一年”……巴拉巴拉……為何“春”在“王”前……巴拉巴拉……為何“正月”排在“王”的後面……巴拉巴拉……
哦,考生一用的是《左傳》的思路,考生二用的是《公羊傳》的思路,理解這種事情,自古以來就有。
而考生三,是明朝人張以寧,此人專門為了這六個字寫了一本書,名為《春王正月考》,以此來證明孔子這麼寫,必有深意!而這些,他也寫在了考卷上。
那孔子是怎麼答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