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9章 浮世繪(第1/2 頁)
“包子,熱騰騰的包子。好吃不貴,一分錢兩個。”
“新釀的葡萄酒哎,揚州特產,入口甘甜,不好喝不要錢。”
“爹,我想吃糖人”
“娘,我要去看社戲。”......
漢國長安火車站,叫賣聲不斷,人聲鼎沸。
長安火車站始建於1880年,由德國泰來洋行承接修建。1880年10月17日動工,1883年3月24日建成通車,是本土地區最重要的鐵路樞紐之一。
車站西部是長安城區,西北部是皇宮,南部是外交使館區,東部是商業貿易區。
長安火車站建築面積平方米,車站建築為傳統中式風格,地下2層,地上3層。
建築材質以青綠磚石為主,屋簷以木製橫樑加固和支撐,屋頂點綴以藍、紫、黑、翠、孔雀綠、寶石藍等不同色彩的琉璃,火車站正面大門門簷位置,雕刻有龍、鳳、麒麟、鳳凰等神話動物形象,即栩栩如生、威嚴壯麗,又造型優美、古典秀麗,凸出展現了東方悠久文化的傳承和魅力。
站內設有站臺7座,每座長度約400米,
站臺沿線鋪設有長廊、座椅,供乘客等候時休息、避雨。
到發線16條,每條長度為400~500米。
車站西部城牆上鑿有城門,通向長安城,從城門出發,直行7公里,過了春明門,就算進了城區,車站東端設候車室,普通候車室位於大樓內,一、二等候車室則另有候車廳,候車廳總面積達5000平方米。
因為鐵路交通發展迅速、列車班次增加、人員流動量倍增等原因,長安火車站承載壓力劇增,為緩解運輸壓力,按照最初設計時預留的方案,京畿道和長安市市政府準備著手進行二期擴建工程,同時向中央政府申請,在長安城南、城北兩地,各增加一條火車站點,以滿足日益增長的人員流動、運輸需求。
長安火車站日均運載人次超過4萬人,頻繁、便捷的人員流動不僅增強了首都對各地的控制和政策實施,也帶動了火車站周邊地區商業的發展和繁榮。
站在火車站方圓數公里範圍內,既能看到換防的軍隊、本土各地的商人、百姓、也能看到德國、英國、法國、奧匈帝國等西方國家的商人、冒險者,同時,隨著時間進入十九世紀最後一個十年,以及漢國影響力的持續擴散。朝鮮、東瀛、安南、南亞、中東等地面貌的商人、官員、貴族也時不時出現在火車上。
新舊交替、不同文化背景、不同膚色、不同國家的人,抱著不同的目的,來到漢國首都長安,汽笛轟鳴、人聲鼎沸的火車站、
熱鬧喧囂、充滿生活氣息的商業街、
臉色紅潤、眼中顯露著憧憬、希望的各階層百姓,
若是站在太華山山頂,手持望遠鏡遠眺,不遠處的長安火車站,就彷彿一幅色彩斑斕、生機勃勃的市井風俗畫。
好似被火車站的景象吸引,早上八九點鐘,長安火車站附近一處中式餐館外,一名四五十歲,身穿白色朝鮮傳統服飾,不修邊幅的男子,目光有時聚集在畫布之上,有時看向商業街方向,手中的畫筆隨著目光的轉移,也不時變換著位置。
“各位,各位老少爺們,本人雖然祖籍膠州,可是仰慕陛下的豐功偉績,懷揣一顆赤誠之心,拋家舍業、不畏艱難險阻、遠渡萬里重洋、投奔帝國而來。”
距離飯館不到十米的街面走道上。一名身穿灰色長褂、留著短髮、年齡二十餘歲的青年男子,擺起一張長桌,面向眾人拱手道:“
清庭無道、人神共憤,凡是有志之士,都當棄暗投明,共創華人復興之大業,本人小時候家裡窮,父母遭了饑荒,餓死在家中,自幼流浪街頭,靠著周邊街坊鄰居,好心施捨殘羹剩飯,活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