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書架
首頁 > 女生小說 > 夏商周社會生活圖片 > 第69頁

第69頁(第1/2 頁)

目錄
最新女生小說小說: 種藥小仙的現代擺爛日常反派畫風突變後,男主人設也歪了殭屍:開局神格面具鹹魚吃瓜被讀心,全宗門都殺瘋了星穹鐵道:我生命星神,調教眾生重回議親前,扶草包夫婿直上青雲婚姻陰謀火影:宇智波家的六眼穿成炮灰後每天都在苟活絕色毒妃:廢材紈絝九小姐我不是信徒開局無限餘額:神秘千金她美又颯無厘頭社恐的每一天天命雙生之神妃傳綜影視:攻略之旅赫敏和她的傲羅教授穿成土匪?那就造反當皇帝!食在大宋:我的系統通山海山河獻穿成惡毒郡主,她虐渣打臉還很萌

徒步遠行攜帶橐囊的方式,最早有以額部負物者。北京周口店山頂洞人一成年女性,頭骨額部有一道延及兩耳際的淺槽,據說即是生前經常以額負物所致2。商代人似也有這種負物方式,甲骨文系字作■3,殆其形寫照。又有頭頂負物行者,競字金文作■,甲骨文作■4,為頭頂負器形。甲骨文又有■5,是手提行囊形。金文還有一字作■,甲骨文寫作■、■6,則為背馱囊橐出行形。

總之,徒步是最原始最流行的交通方式,古人每以棒類手杖或長兵器為徒步中的交通工具,遠行時攜帶的行囊,有額負、頭頂、手提、背馱等,不拘一式,要以隨時取其便當省力而已。

二 過河和用舟

(一)過河方式與渡津之設

遠行外出,大大開拓了人們交通地理的視野,久之,人們相繼發明瞭許多不同的交通工具。《列子&iddot;湯問》雲&ldo;水舟陸車,默而得之,性而成之。&rdo;人們在社會聯絡和社會關係上的有所作為,乃創造出利於不同地貌的交通工具。《夏本紀》:&ldo;陸行乘車,水行乘船,泥行乘橇,山行乘檋&rdo;,是對古代幾種主要交通工具效能的總結。

舟楫的發明可追溯到原始社會晚期。傳說舟揖的發明者是黃帝1、黃帝臣共鼓或貨狄2、堯工官巧垂3、帝俊時人番禺4等等,未必屬實,但《淮南子&iddot;汜論訓》說的&ldo;古者大川名谷,沖絕道路,不通往來也,乃為箭木方版以為舟航&rdo;,《說山訓》說的&ldo;古人見心領神會窾木浮而知舟&rdo;,是有深刻道理的。《易&iddot;繫辭下》說,&ldo;刳木為舟,剡木為楫&rdo;,獨木舟的出現,是造船技術改進的初級形態。

楫是船槳,浙江河姆渡遺址出上的7000年前的木楫,是目前所知最早的楫,殘長63厘米,用一根整木剡出柄和槳葉,翼寬122厘米,做工細緻,還刻有線型圖案5。此外錢山漾遺址也發現過一支5000年前的楫,用青岡木製成,柄長86厘米,翼長965、寬19厘米6。目前所見最早的舟,是膠東榮成縣毛子溝出土的商周之際的獨木舟,舟長39米,舟身平面近長方形,底縱剖面呈弧形,是用一段原木刳成,有三艙。舟前翹後重,艙壁外鼓,設計結構合理,已脫離了獨木舟的最原始形態1。這是沿海地區古代居民從事近海或江湖交通的考古實物資料。

在中原地區,夏代有舟當無問題。《今本竹書紀年》載帝相二十七年,&ldo;澆伐斟,大戰於濰,覆其舟,滅之&rdo;;《論語&iddot;憲問》雲:&ldo;■蕩舟&rdo;;《皋陶謨》雲:&ldo;無若丹朱傲,……罔水行舟&rdo;。聞一多先生指出,澆、■、丹朱傲系同一人,其事即《天問》所云:&ldo;釋舟陵行,何以遷之;……覆舟斟尋,何道取之。&rdo;2當時能動用舟船交戰,恐怕已不是容積和載重量過小的獨木舟了。《帝王世紀》載夏粱&ldo;與妹喜及諸劈妾同舟浮海,奔於南巢之山而死&rdo;3。夏代貴族統治階級乘坐的舟,有可能已是較大較精細的木板船。相反,在民間,直至商周時代,笨重而結構簡單的獨木舟猶是主要的水行交通工具。

商代水陸交通並舉,陸道與水道相交處,或設梁橋得過,或水淺而人可持杖得涉,此已見前述。另有在淺河道中置石塊,人可履石渡之。甲骨文有&ldo;貞■人於■奠&rdo;(《英》547正),於省吾先生釋■為砅的初文,是履石渡水之形4。甲骨文有&ldo;貞涉■&rdo;(《天理》219)、&ldo;王其涉東■,田三錄&rdo;(《屯南》2116)、&ldo;令子商先涉羌於河&rdo;

目錄
唉,我的滄桑50年在修仙界要苟住我在男寢兼職宿管的日子武俠:重生第一劍,先斬意中人!重生後我嫁給了渣男的死對頭女尊世界的白蓮花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