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二回 委重任趙公子信物相贈 解疑情劉幼慈心結釋懷(第1/6 頁)
徐碩未想到這“趙公子”會在潘樓東街候著自己。這潘樓東街距離御街較遠,離皇宮更遠,只隱隱看到宣德樓的高峻屋角。
“趙公子”在潘樓東街的孫家酒樓一處名曰“斷雲”的閣子候著徐碩。陸懷熙將徐碩引進閣子之後,便退了出去,這是徐碩第一次與皇上單獨面對面,心內不免一陣緊張。
徐碩正要跪拜,被趙禎一把攔住。
“出來以後,我便是趙受益趙公子,行大禮反倒是生分了。”
徐碩點頭稱是,便一味低眉順眼地往那八仙桌旁坐定,趙受益趙公子將一碗涼水荔枝膏放于徐碩跟前:
“嚐嚐,我特遣陸懷熙去龍津橋曹家從食買的,雖說天氣尚不算熱,但這曹家從食的涼水荔枝膏已經開賣了,每日限量。”
徐碩接了荔枝膏,心下一動,想到石元孫所言,明君賢臣,卻是不假。“謝官家……呃,趙公子,謝謝。”
那趙禎笑著搖搖頭,並不言語,倒是令徐碩忐忑。
“趙公子今日請在下,不會只是吃這涼水荔枝膏的吧?”
徐碩正說著,但見那官家自懷中掏出一枚刀幣,放於其眼前。“徐將軍,請看這個。”
徐碩一怔,接過刀幣,從外形看,很像是春秋時期燕國的刀幣“明刀”,只是燕明刀的刀身應該刻有古體字“明”。但此刀幣,刀身刻字卻不是“明”。
但見刀身上刻字,其字型方正,筆劃繁瑣。徐碩在野利任榮的造字行館居住旬月,耳濡目染,當然知道這是西夏文字“夏”。不由地大吃一驚!
“趙公子,此物從何而來?”
“聽徐將軍話音,頗為緊張。敢問有何不妥?”
“這分明是西夏之物。”
“何以見得?”
“這刀幣上的字,別人不識,我還不識麼?分明就是西夏文字,‘夏’字。”
“你在西夏,見過此刀幣?”
“這才是問題之所在。我在久居宋夏邊境,卻未見過類似貨幣,應該說,這是一枚有人特地鑄造的刀幣。在下想知道這枚刀幣從何而來。”
官家點點頭,將寶元元年清明之事一一道來。徐碩聽罷大驚,想那寶元元年,正是李元昊稱帝,建立大夏國之時。這枚刀幣出現在福寧宮的案几上,是不是李元昊的一種通告?
“徐將軍,您想想,皇宮大內戒備森嚴,莫說福寧宮是就寢的深宮內院,就是那殿前,甚至是宮外御街,都有禁軍把守,這枚刀幣竟然能穩穩當當,神不知鬼不覺地出現在福寧宮的案几上。幸好只是一枚刀幣,若是一把要了朕性命的刀呢?”官家不由地激動起來,聲音竟有一絲顫抖。
“恕我直言,這是寶元年間的事,也過去兩年了,這兩年期間難道沒有調查過?”
“怎麼可能沒有調查,但是我也擔心此事傳出去,會引起後宮恐慌,所以也未有聲張。只著了親近的幾個臣子暗中探查,雖亦有些成效,抓了幾個宮內的小魚小蝦,但是我卻認為,這背後的大人物尚不曾露面。”
“趙公子希望徐某做什麼?論對皇宮大內的熟悉,我不如文彥博文大人等文臣;論對後宮的瞭解,我不如陸懷熙陸公公這樣的近身宦官。趙公子找到徐某,似乎有些南轅北轍。”
官家笑道,“都說徐將軍聰慧,此事怎的想得如此之短淺?這刀幣一事,看似是大內和後宮之事,但是究根溯源,那是牽涉到西夏的軍國之事。誰對西夏熟悉?即便是駐守鄜延路、延州、慶州的都監,可能都沒有深入西夏腹地,而徐將軍您對西夏的熟悉程度應該比他們都熟。”說到此,官家抬頭,直視徐碩雙目,“徐將軍,不要以為趙公子只是坐在龍坐上的泥雕塑。”
徐碩心下一驚,這官家雖未說破,但箇中深意耐人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