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 迪化的內閣大臣(第1/2 頁)
擁有了解釋權,並且善於利用解釋權,比如做成考題融入到科舉考試中,比如融入到說書中,全民參與,那就擁有了思想扭轉的可能。 想透了如何用最小的代價,來改變大明思想的朱元璋,終於回過了神,看向了大殿內的百官,發現百官們不知什麼時候已經全部跪倒在地。 偏頭,朱元璋看向身邊的親信,這名親信察言觀色的能力很強,心思敏銳,不需要朱元璋開口,就知道陛下想要自己做些什麼。 不然朱元璋也不會讓他爬到現在這個位置,果不其然,親信看到朱元璋的臉色後,就知道自己要做些什麼了。 親信弓著腰,小碎步跑到朱元璋身邊,俯身輕聲向朱元璋解釋著現在的情況,尤其是關於這場鬧劇的主角——內閣大臣。 哦,原來自己在內閣大臣說話的時候就走神了,然後一直想事情想到現在,當然這是朱元璋本人的觀點。 而在百官們眼中,就是內閣大臣說完後,陛下就沉默了起來,時間還很長,摸不清狀態的百官們只能先跪下,等陛下表明態度。 內閣大臣說的是關於今年財政較為緊張的話題,也是沒辦法的事,海軍要的太多了,多到財政現在有些畸形,其他方面被壓縮的太厲害。 難道這惹陛下生氣了,負責稟報的內閣大臣臉色也不太好看,自己已經儘可能言辭委婉了,而且還是在海軍建成後上表的,按理說應該沒事。 但現在陛下的態度,讓自己有些摸不清,難道真的是惹陛下不快了?可是關於財政用度,是必須要進行的一項程序,不提還不行。 算了,不管陛下的態度是怎麼樣的,先跪下總沒錯,於是,負責稟報的內閣大臣率先下跪,然後,朱元璋依舊沉默(走神)。 跟著跪的是其餘的內閣大臣,看到陛下依舊保持沉默後,慢慢的,整個朝堂的所有人都跪了下來,等待著朱元璋給一個態度。 瞭解情況的朱元璋現在有些無語,看來自己走神的不是時候,不過自己是皇帝,不可能去給百官道歉,繼續裝高冷就行。 而且,關於重新編纂一本對孔孟之道文學經典的官方解釋,要發行教科書,這個解釋要讓朱元璋滿意,就得需要專業的人才。 朱元璋覺得下面這位跪著的內閣大臣就不錯,這位大臣朱元璋有印象,很會揣摩上意,交給他,他會給自己一份滿意的答卷的。 那等上完朝,就留下來這位內閣大臣單獨談談吧,自己指點指點,就能懂自己的意思,如果害怕了,裝作不懂的話,也不用慣著,直接換人。 而內閣大臣聽著陛下對自己的安排,上完朝單獨留下自己,心裡的不安也越來越深,自己這步棋,走錯了? 自己能坐到內閣大臣這個位置,自己的能力絕對毋庸置疑,直接對皇帝服務,還是開國皇帝,打鐵還需自身硬,能力這關不能有任何馬虎。 但自己是內閣大臣中資歷最淺的一位,自己並沒有跟著朱元璋從無到有,打下大明這片天,自己是在鄱陽湖決戰後,才加入朱元璋陣營的。 那個時候的朱元璋問鼎天下之勢連傻子都能看出來,更不用說讀過書的自己了。 自己能作為內閣大臣,除了能力,就是謹慎,還有極強的揣摩上意能力,外加一點點的運氣。 陛下欲成立內閣之時,先後對大明有名的文臣都進行了單獨問詢,自己本來是沒資格入閣的。 但運氣幫了自己一把,自己的頂頭上司有,而且還向陛下舉薦了自己。 自己的頂頭上司想什麼,內閣大臣懂,內閣採用的是投票制,那麼多一個自己人,就能多一張票。 而且自己一直的小心謹慎,外加是中途加入的‘外人’,很聽話,不怕失控,所以也能讓自己的上司放心。 在與朱元璋單獨見面時,這位內閣大臣將自己的優勢發揮到了最大,走出奉天殿的一瞬,內閣大臣就知道,陛下對自己是非常滿意的。 而現在,難道夢境要碎了嗎?伴君如伴虎,陛下的想法,不是那麼好揣摩的,臉色隱隱有些蒼白的內閣大臣,領旨暫時退下,等朝會結束。 意識空間內 林航表示不想理會已經迪化的內閣大臣,你和朱元璋在這極限拉扯呢?你們自己玩去吧,和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