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劉夏(第1/2 頁)
從劉升水那裡回夭山,孟時便什麼也不想做。
本來答應給蕭覺和林峰整個鐳射雨,也沒興致弄了。
時令從大暑往後,一路到了農曆七月初六。
孟時六月底跟老媽去外婆那裡待了幾天,又跑回夭山窩著了。
也許是童年在這邊度過,又或許是從四九城回來就直接到了這裡。
孟時感覺自己在夭山這個小村子待著,比外婆家住的知鷺島這樣的海邊旅遊地,還有陽江那樣的小縣城,都要舒服很多。
他白天拿著個相機,和劉夏他們幾個小孩在村裡到處跑。
晚上就和良載阿公,一起在院子裡的絲瓜架邊上納涼。
小日子過的慢慢悠悠……影片都不做了。
苦夏日長。
晚上七點多,隱約還有點光亮,影影綽綽的把院子照了一個朦朧。
孟時從老宅里拉了一根插線板到院子裡,又把電視搬出來,放在石磨盤子上面。
石磨的架子早沒了,把兩片青色的磨石洗了洗,疊在一起,電視放在上面雖然有些低,但也湊活。
電視是老式的映象管電視,有一個長長的大尾巴,上面沒有安裝機頂盒。
孟時熟練的把一口“鍋”架到絲瓜架上面,然後讓天線對著北邊。
這“鍋”是陳竹峰好些年前買的。
那時候村裡取消有線閉路電視,改裝機頂盒。
一戶人家初裝費要幾百,不僅每個房間都需要單獨買一個機頂盒,而且每年要兩百左右的訊號費。
於是有人賣起了“衛星電視接收器”,一個幾十塊錢,號稱能用一輩子。
那時,陳竹峰便給老宅整了一個。
這東西因為形狀大小和炒菜鍋差不多,村裡就俗稱為“電視鍋”。
不過,“鍋”真不好用,訊號不穩定,能看的臺也不多。
特別是南方雨水多,每年都有颱風,就更艹蛋了,所以流行沒一段時間就沒人用了。
現在架在絲瓜架上的這個“鍋”,是孟時從老宅的雜物間裡找到的。
天線方向對了,勉強能接收到國家電視臺和本省的幾個頻道。
頻道不多,但也夠用了。
良載阿公躺在搖椅上,人老了骨架縮了,顯得很單薄。
孟時搬個竹製的小交椅,手裡拿個蒲扇,在他邊上待著。
倆人中間擺了一張小板凳,上面放著一盤子花生,還有幾塊切成圓圈的“松瓜”。
花生和瓜是大伯家地裡剛收的,都沒做什麼處理,花生洗乾淨了外殼的泥,瓜也只是洗了一下,連皮都沒有去。
國家電視臺第十一頻道,今晚放的是秦腔傳統戲“鍘美案”,白江波先生唱的包拯,大前天剛放過,又重播了。
不過,良載阿公和孟時老少倆都挺愛看。
戲這個東西,特別是名角的經典戲,看進去了,翻來覆去的嚼也不膩。
電視裡陳世美一襲紅蟒袍,搖著摺扇,亮相,威風凜凜官架十足,眉眼之間志得意滿:
“適才間我在金鑾殿,萬歲駕前去問安,同公主又到後宮院,太后一見笑開顏,我是當朝駙馬爵位顯,文武百官誰敢參,行來宮門下車輦,大搖大擺轉回還。”
阿嫲剛從小姑那裡回來的那幾天,晚上還陪著看一會,後來看兩人相處的挺好,就不來了。
她耳朵不好,爺倆要和她聊幾句要用喊的,她聽著還要連蒙帶猜,怪累,索性就早早到屋裡睡了。
一開始在院裡看電視的時候,魚還搬個小板凳跑過來湊熱鬧。
但一天天的淨是看戲,魚也不來了。
不過,這真不能怪她。
不說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