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記·隆永而終(第1/5 頁)
“誠然!帝制在過去對大明朝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可如今已經是新時代!而我們必須謀求新的出路!”
“共和!”
“這就是大明朝的新思路!!”
弘光四十年二月初十,南京大學的一間教室中,一名所謂教授正在講臺上激昂頓挫的講授著屬於自己的思想觀點。
臺下,百餘名十七八歲的學生聚精會神的聽著,有的人已經被洗腦,有的人則是暗自皺眉,並不認可這樣的思想。
一名濃眉大眼,長相有幾分“土氣”的青年雖然也在認真聽,但他卻在筆記的同時,將臺上那位教授口中的“共和思想”給做出了一一反駁。
這一幕,被坐在他身旁的另一名青年看到。
相比較土氣青年,這名青年長相英俊貴氣,面板白皙,顯然出身家庭比較顯貴。
“因此,我們所推崇的共和,是以虛君為主,而非廢君!”
“君王只是一個頭銜,沒有任何凌駕於公眾之上的權力,而真正執掌權力的,應該是類似首輔、宰相的存在!”
“這種存在需要設定任期,而我的提議是五年制。”
“這種執掌權力的存在,需要讓公眾參與並投票選出,而非權貴階級自己選出屬於自己的人。”
“只有這樣,我們才能選出一個屬於廣大百姓所需要的政治人物!”
講臺上,那位教授語氣激揚,而臺下一名學生舉手,並在對方的示意下起身詢問道:
“請問陳教授,那要如何才能實現這樣的體制,如何將您所想的制度落實”
“很簡單,要談!”
陳教授舉手示意道:“二十年前,皇帝陛下失去了對廟堂的掌控,而權貴們開始掌控輿論,並透過一件件事情來讓公眾認為,皇帝依舊掌握權力。”
“弗朗察的大思想家、哲學家伏爾泰先生,正是因為國內那群所謂思想家的引導輿論,而被驅逐返回了他的故鄉弗朗察。”
“在此之後,皇帝陛下開始以不上朝的方式來表達自己在中下層權力被架空的現狀。”
“五年前,隨著一群真正有良知的思想家揭露,公眾才瞭解到了真實的情況。”
“掌握輿論,就是掌握了公眾的思想,而根據顧炎武先生生前的思想,帝制會隨著時間推移而逐漸衰落,權貴和資本就會開始登上舞臺。”
“當然,如果帝制沒有衰落,坐在那把椅子上的人也不會對輕易放手。”
“眼下是一個很好的機會,我們可以透過皇權旁落而與皇帝陛下建立合作,推翻這群壓榨我們的資本家和權貴,開創一個新的體制,一個沒有人吃人的社會!”
這位陳教授的話音落下,臺下立馬響起了雷鳴般的掌聲,而他也在這樣的掌聲中不斷為學生們描繪著新制度的藍圖。
下課的鈴聲作響,這位陳教授也在自我滿足的笑容中走下了講臺,走出了教室。
在他離開之後,學生們也三五成群的跟著離開了教室。
那土氣青年整理了一下手中筆記,在大部分人都離開後,他這才起身。
這時他才發現,他的那位貴氣同桌似乎一直在等他。
“你好,我叫胡粟,北京人,未及冠,還沒有取表字,叫我本名就行。”
滿臉貴氣的胡粟向土氣青年作揖,土氣青年也放下筆記,禮貌作揖道:
“你好,我叫李楙,湖廣人,一樣未及冠,你叫我本名就好了。”
“好!”胡粟笑著點頭,目光炯炯有神:“我剛才看到您做了筆記,不介意邊走邊聊吧”
“不介意,你稱呼也不用那麼客氣。”
李楙聞言點頭,並與胡粟向外走去。
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