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徐書記的退休日(第2/4 頁)
名字被宋長明和秦大馳提入了公社管委會黨委成員中。
管委會過去幾十年中一直只有一個副社長的設定安排,社長負責主要生產經濟工作,副社長負責其他事項。
在此次換屆的階段,縣委方面也和管委會「討論」過是否應該增設一兩個副社長的問題,只不過是徐保山頂住了壓力,沒有讓縣委另外多安插幾個魏大中下來。
旗山公社的新領導班子在這個時期就真的成型了,也很穩定。
恰恰就是在這個時候,楊少宗這幾天幹的事情不免又引發了一些爭議……在整個供銷工作推廣到周邊的五個城市後,旗山肉聯廠需要增招一批供銷員,這是好事,大家都知道供銷員的收入高,像潘時敏、宋小波那種厲害的供銷員月收入幾乎普通社員勞力的六七倍。
潘時敏他們畢竟是旗山的年輕人,公社的社員們勉強也能接受,可楊少宗在二次增招供銷員的時候選擇就地在各市錄用,這讓社員們很不滿意。
雖然下面的社員們議論紛紛,都不是很滿意,公社管委會內部的幹部們卻不敢說什麼,徐保山如果在,那還能說兩句,畢竟楊少宗是他親手提攜上來的青年幹部,宋長明就不太好說什麼。
楊少宗現在的成績是有目共睹,他要做的事情肯定有理由,宋長明索性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下面的幹部不提議,他就只當不知道。
秦大馳不會問,羅孚哪裡敢問,其他的幹部固然有些不滿……人家本來就指望將子女親戚送到旗山肉聯廠當供銷員,有些人連禮都送了,要不然就正忙著送禮呢,結果竟是肥水流了外人田,大家當然不滿,可一看看魏大中的前車之鑑,誰都不敢吱聲啊!
和誰叫板都可以,和楊大膽叫板就真的太不划算了!
對於這一批新增招供銷員,肉聯廠給出的要求是大中專畢業,經濟、工商、財務專業和有兩年以上工作經驗者優先,待遇是基本工資55塊,月收入加上獎金、出差津貼……原則上不低於一百圓,且上不封頂。
在招聘廣告中,旗山肉聯廠同時也在招收一些有經驗的中基層管理人員和技術人員,各個崗位都有,待遇和新增的供銷員大致相當,部分管理崗位的基礎月薪則能達到70圓,其餘按照工齡、職稱等條件計算,加上獎金的月收入原則上同樣不低於一百二十圓。
這個標準在整個寧淮地區都屬於高收入階層,肯定比機關待遇好,甚至比一些國營大廠的待遇都要好很多,至少在淮海市這邊是基本無敵,寧州、祁州有煤礦廠、發電廠,這些職工的收入確實要比平均水平高出很多,那是不能比的,此時一般的國營煤礦隊職工月收入都在一兩百左右。
很明顯,高薪總能招攬一些金鳳凰,甚至很多前來應聘的大中專生原先都有鐵飯碗,更多人則屬於對原先分配的單位不滿意,迫不及待的想要抓住這個機會。
楊少宗對供銷員的基本要求是大專、大學生應該是經濟、工商、財務專業,中專生、高中生則最好有三四年的相關工作經驗驗。
具體的增招工作是潘時敏、宋小波這些分散在各個市的供銷站站長負責,每個人都在本市的報紙上打廣告,有些應聘的人就是在單位嗑瓜子看報紙,看到這一則廣告立刻提前下班,夾著報紙就直奔旗山肉聯廠的供銷站而去。
整個工作已經開始了半個多月,這段時間累計有六千多人前來應聘,潘時敏他們則將最好的一些人選挑出來,剩餘出四百多個人的大名單和資料交給楊少宗、楊建林選擇。
前面幾天,楊少宗和楊建林已經分開到幾個市就地透過面試的方式和這些人談,因為他們在各地逗留的時間比較短,加上工作上有安排,有很多人沒有機會參加面試。
這一部分人就在週末兩天集中到旗山肉聯廠補試,如果最終不願意來就視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