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頁(第2/3 頁)
其後的,是一位管事模樣,身材矮胖但穿著一板一眼,一臉嚴肅的壯年男子,但見他手中拿了一本名冊,中氣十足地開始點名:&ldo;張天賜、李小二、陳三壯……商蛟……&rdo;
每唸到一個人,被點名的人均答一聲到,那男子便用筆在紙上劃上一筆,直到唸到最後一人,方才合上名冊,面無表情地道:&ldo;隨我進來吧。&rdo;
商嬌忙隨著眾人進入考場,但見考場內室寬敞明亮,右邊一眾矮桌依次排高,桌上放著筆墨紙硯,鋪著乾淨的紙張,用大理石紙鎮鎮好,平平整整,乾淨爽利。左邊上位處,一張長長的幾桌後,分別坐了幾位均表情嚴肅的考官,想來應該是商行中的管事級別的人物。
見到商嬌一眾進來,居中而坐的王管事向著他們揮了揮手,指了指下處的考席,頗有些傲慢的道:&ldo;諸位,請按牌子上寫的數字,找到你們相應的坐席落坐,我們的考試一會兒便開始了。&rdo;
說罷,看著眾人開始紛紛拿著木牌找自己的座位,頗不以為然地撣了撣自己的衣衫。
這位王管事姓王名淵,是帳房的最高管事先生。
打從十四五歲開始,便在當時老東家所帶領的陳氏茶行中做學徒,受盡了師父的打罵指責,好容易出師,成為一名記帳的員工,在這一職位上盡職盡責、恪盡職守了數十年,方才做到現在的最高管事,在他手裡培養的一批學徒,亦皆是如今陳氏茶行總部與分鋪間的帳房管事,主理著陳氏的往來帳目,將陳氏的帳目打理得井井有條。
因有之前當學徙的經歷,所以一直以來,他都認為師帶徒是最好的招收人員的方式。
但自從前幾年老東家故去,新東家當家做主,便一味改革,在將茶行的生意帶入了一個新的臺階後,便將帳房的人員問題提上了議程。認為師帶徒年限太久,不利於茶行擴張所帶來的管帳人才增長,竟借著此次欲在城南開新鋪之機,廣招管帳的人才。
這便如同扇了王管事一巴掌,將他以前的招人方式全盤否定了一般。這多多少少令王管事有些不痛快。
而此次來應工的人,管帳的素質也著實太低。
就說剛剛出去的那一批人,有的連簡單的術算都有問題,有的術算倒是過得去,但一看到帳目就暈頭,連收支借貸都拎不清……
各種各樣的問題,讓王管事對東家的這個決策更加不滿。
這些人,沒有經過嚴苛的師父的帶領與培訓,哪裡能夠輕易勝任帳房一職?
且帳房一職,本就關係著銀錢與生意往來,屆時若出了什麼問題,可如何是好?
更不用說品德、思想方面的教化問題……
東家啊,終歸是太年輕,想問題難免太簡單了些。
但饒是如此,多年來培養出的對茶行的忠誠以及素養,令王管事還是勉力支撐著看著眼前的這一群年輕人來參與考試。
待一眾人落座後,他點點頭,讓身邊的一位管事抱了一摞卷子,開始分發給眾人。
商嬌拿到分到的卷子,開啟一看,立覺得頭皮發麻。
但見上面密密麻麻地,竟全是帳目的往來明細,皆是繁體的中文數字,有收有支,若不細看,很容易忽略或出錯。
果然,拿到試卷的其他人一看到這些複雜的帳目,紛紛側目,猶疑。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