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書架
首頁 > 武俠修真 > 劉叔元 > 不周山?

不周山?(第1/3 頁)

目錄
最新武俠修真小說: 從絕世武神開始與白眉大俠當同僚的日子桃花天書渡風雲風雲鹿鼎記:開局一本九陰真經綜武:開局聖心訣,躺平就變強仙俠英雄傳快穿:大女主殺穿言情世界暢遊諸天萬界始於武當北涼王:從紈絝到天下第一鳳舞銀環紅顏劍影錄金庸武俠:開局獲得連城寶藏新劍影天涯帶著東方不敗求長生青樓顏羅錄靈仙界天尊武俠從穿越射鵰郭靖開始逗比江湖綜武:神開局成為明教教主

劉邦死後沒多久,劉叔就騎著食鐵獸從古蜀國西去了,傳言老子騎牛出函谷關西去,化胡為佛,劉叔也想走一走前人所走過的路。菩提祖師曾說會去西方,不如去找師尊吧,好久不見了不知道師尊和師兄們怎麼樣了?食鐵獸自從吃了雲龍山的蛟龍屍體,又在楚地吃了不少犀牛猛獸,體型比之前又壯碩了不少,倒有了一頭小牛大小,如今也有了內丹,看腳力比之前又快了許多,不知道是不是吃了蛟龍,現在跑起來健步如飛。而香山四少或者說商山四皓則留在了中原看著大漢以防不測,四少都已有內丹,劉叔按照四象之位讓他們守好大漢,古有東蒼龍、南朱雀、西白虎、北黑鹿;秦失其鹿,又崇尚黑色,所以劉叔以玄武來代替黑鹿。如今是東蒼龍、南朱雀、西白虎、北玄武,由四少各佔四個方位,靜等劉叔歸來。

劉叔曾留言,如果有人動了歪心思,你們看情況出手,所以後世史書也有記載呂后被犬咬後沒多久就死了……走之前劉叔把李牧的無名兵法留在了長安長樂宮裡的藏經閣,李牧對匈奴的研究可以說是瞭如指掌,後來這本書就一直襬在了那裡,直到另一個傳奇時代的來臨!按照劉叔的記憶,去深毒有兩條線路,一個從巴蜀走旱路一直過了水道再繞過山去,還有一條是旱路加海道,由於人生地不熟,劉叔覺得走第一條路線比較有趣,畢竟海路需要大船,而食鐵獸很明顯也不會喜歡大海,鄒衍之書也提及中原之外還有非常廣闊的大海,但以目前的造船技術渡海時機還不算成熟,早知道大海之大無窮無盡,一旦有事,後果不堪設想。

劉叔騎著食鐵獸走在蜀地到身毒的道路上,一路上風光和中原果然不大一樣,這裡靠近大海天氣比較舒適涼爽,道路兩邊全是林木,又經常下雨,地勢也忽高忽低,很是難行,各種毒蟲猛獸也是經常出沒,沿途劉叔還見到很多大象,這裡的大象比巴蜀的還要大上幾分,各個野性十足,經常攻擊劉叔,食鐵獸和劉叔也弄死過幾只不開眼的。這大象都是成群結隊,而是象皮極厚,食鐵獸也只是吃了最嫩的部位就吃飽了,不肯再吃了,劉叔就拔下象皮做了個馬鞍,劉叔想起巴蜀的大象已經可以被人馴化了,不知道這裡有沒有人馴化。

一路上真的人跡罕至,偶爾碰見的都是一些小的部落和不大的城邦,這裡的土著面板倒是和中原人一樣發黃,估計是一部分巴蜀之人為了躲避戰爭南遷至此,這裡的人和中原人相比目光更加呆滯,好像還處於未開化的階段,對於生活只是渾渾噩噩的過,人又極度懶散,節奏很慢,也有可能是天氣和習俗所制。雖然路邊也有耕田但是一看就雜亂無章,中原的耕田都是一排排,一行行很有規矩,這裡都是左一塊,右一塊。劉叔估計這裡糧食收成應該不如中原,也就夠此地土著混個溫飽而已,這裡人口稀少,田也不多,其他的設施水利什麼的更是比中原差了十萬八千里,倒是這裡寺眾多,修建的金碧輝煌,香火很旺,每天來祭拜上香的絡繹不絕,劉叔也是遇寺就去拜上一拜。

劉叔用梵語問了當地寺裡的人如何去往孔雀王朝?他們說沿著山脈再走一段就到了,於是劉叔沿著巨大的山脈一直走,一直走,這山綿延不絕似是看不到盡頭。劉叔走在山腳下抬頭望去感覺自己是如此渺小,就動了想爬一爬這山有多高的想法,於是劉叔準備好吃喝開始沿著山路一直往上爬,漸漸的道路也沒了,越往上撒天越冷,漸漸四處都是積雪,還好食鐵獸毛多皮厚根本不懼,劉叔也有修為,自然也不懼。走著走著劉叔發現這座山越看越不像人間之山,像是看不到頂一樣,這山正好把巴蜀和孔雀王朝橫斷隔了開來,劉叔猜想是不是哪位大神故意為之?再往上路越來越難走,劉叔也感覺越到山頂,那空氣就越稀薄,但是靈氣卻很充裕,沒有修為的人恐怕爬不上這麼高的山。劉叔動了想攀登山頂的想法,於是繼續往上爬去,越往西走山也越高,劉叔抬頭看了看

目錄
百擇仙錄原始時代的仙人輓歌劍出來,行吧下次再出來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