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穌誕生(第2/3 頁)
羅馬帝國,但是為了達到劉叔所言的王道之法,也為了讓日耳曼人對羅馬有歸屬感,大量的日耳曼貴族子弟被招入羅馬軍隊服役,他們在那裡學習如何成為一個純正的羅馬人。在他們當中,切魯西部族的阿米尼烏斯和弗拉烏斯兩兄弟在羅馬軍中表現十分良好,很快就獲得了羅馬帝國的公民權,並一度擔任輔助騎兵的大隊長。
屋大維還任命能征善戰的普布利烏斯·昆克蒂利烏斯·瓦盧斯到易北河的日耳曼地區引入羅馬的法律和收稅制度,由於人手不足,瓦盧斯就在那裡同時擔任了總督和萊茵河軍團的最高指揮官。瓦盧斯的祖父曾是屋大維的死對頭馬克·安東尼,他本來應該是羅馬最璀璨的新星,但是安東尼卻失敗了,而如今他又被安排在這個到處是蠻族的鬼地方,這讓他十分惱火,雖然屋大維對他寄以厚望。但他並沒有像幾位前任那樣恩威並施,而是仗著自己顯貴的身份和輝煌的功績,在當地作威作福,四處攤派苛捐雜稅,還經常強搶民女,他的暴政很快就激起了日耳曼人的反抗。
在日耳曼地區當兵服役的阿米尼烏斯把這些看在眼裡,他就準備聯合叔父音吉奧美路斯和諸多日耳曼部族共同反抗羅馬的暴政。由於伊利裡庫姆地區的叛亂聲勢十分浩大,那裡又距離羅馬城很近,屋大維的養子提比略便準備帶15個軍團前往鎮壓,擁有8個軍團的萊茵河地區也派出了相當多的駐軍前往支援。這樣,瓦盧斯手上的兵力就開始變得非常有限。
最近一段時間由於日耳曼人的假意順從,讓瓦盧斯開始確信日耳曼人已經沒有了反抗的意圖,於是他決定進行一次武裝遊行,以便彰顯自己的支配地位和軍事實力。參加武裝遊行的力量,包括了3個步兵軍團、3個輔助騎兵中隊、6個輔助步兵大隊和大批的家眷,一行人離開了萊茵河附近的基地,來到切魯西人接近威悉河的領地。因為不覺得有任何危險,瓦盧斯就答應了日耳曼切魯西人的請求,把士兵分散去駐守各個城鎮,執行一些抓捕強盜和護送商旅車隊的任務。那些被要求駐紮在城鎮中的羅馬分隊,一進入城鎮沒多久就開始遭到日耳曼人的瘋狂襲擊,他們在孤立無援中被迅速殲滅,日耳曼人則依靠勝利的餘威,成功地聚集起大量的人馬,並開始追蹤瓦盧斯主力的行蹤。
此時,瓦盧斯帶領著主力3萬餘人抵達到條頓堡丘陵,日耳曼人發現羅馬的主力後就在遠處不斷的向羅馬軍傾瀉投射火力,等到缺乏防備的敵人大量受傷,再發動鋪天蓋地的蠻族衝鋒。羅馬人這邊已是一片混亂,大量的精銳士兵同車輛和非作戰人員混在一起,無法有效的進行抵抗;結果自然是拉長的羅馬隊伍在各處遭到了日耳曼人優勢兵力的圍攻,羅馬人一時損失非常慘重。為了向西趕回萊茵河岸的軍事基地,羅馬軍團只能又一次踏入了不利於他們的大森林中,羅馬人的苦難行軍一直持續到了第四天的黎明,迎接他們的卻是新一輪的狂風暴雨,身著沉重灌備又不熟悉地形的他們,在泥地沼澤裡無法立足,更可悲的是,暴雨讓軍隊中的弓箭因受潮而難以使用,地形和氣候的問題,甚至讓羅馬人無法投擲手裡的標槍。
但這些阻礙在日耳曼人那裡是不存在的,熟悉地形的他們選擇了最佳攻擊路線,此消彼長之間,羅馬人的傷亡數字迅速上漲,倖存計程車兵已經所剩無幾。眼見沒有了逃生的希望,瓦盧斯和羅馬的大多數軍官為了不被俘虜而選擇自殺,僅有塞利昂烏斯選擇了投降。當統帥和軍官們不是自殺就是投降的訊息傳開後,羅馬士兵也普遍感到了絕望,他們不再做徒勞的抵抗,一些人選擇模仿他們的長官自殺,就連那些選擇逃跑的騎兵們也沒能成功突圍,此時幾乎所有的羅馬士兵全部被殺死或俘虜。最後,瓦盧斯的首級在各個西日耳曼部落中旅行了一遍之後,被馬考曼族的國王馬波德送回了羅馬安葬,而他下屬的屍體則永遠地留在了戰場上,兩萬多個羅馬人的頭顱被懸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