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部分(第4/4 頁)
下頭不敢直視,離得遠的則轉身逃回家,趕緊閉上了家門。
好幾次,李太平都很想幫助這些可憐人,給予他們一些糧食。但是梅仁信卻勸解李太平說是成大事者不拘小節,若是心善了幫助他們,自己的軍糧可就不夠了,因為那樣可能會引來更多的人。而且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給他們糧食是小善,平定這個天下,讓百姓們能重新安居樂業那才是大善。
於是,李太平也就沒有再提分糧的事情了。他明白軍糧比民心重要,況且舍了軍糧也不一定換來民心。
在新野稍加休息一番後,李太平又率著部隊繼續西進了。如今天下大亂盜賊橫行,當四營的人馬過境時,一些地方官紛紛緊閉城門。當見到那一千多輛獨輪車上的物資時,雖然他們也很眼紅,可是一看到那數千支刀槍後便舍掉了這股貪念,錢財再好也要有命拿才行。在目送了李太平等人過境後,這些人便紛紛鬆了口氣,不管這股土匪從哪來到哪去,只要不停在自己治下就可以了。
就這樣一路走走停停,李太平帶著部隊遊走在河南和湖北的邊境,在韃子勢力薄弱的地方穿梭著,終於在一個月後來到了興安府的白河縣。這一路上,已經有近百人病死凍斃了,這讓隊伍中計程車氣很是低沉。
當李太平到達陝西地界後,他失望的發現這裡的情況比河南還要糟糕,這裡民生疾苦土地貧瘠,真不是一個好的根基之地。
又往西走了一段路,過了白石河又過了冷水河,都快要到洵陽縣了,情況還是那麼不堪,李太平看的是直搖頭。雖說保安團要想發展得在韃子勢力薄弱的地方,而一般勢力薄弱的地方大多都是窮困的地方。只是若是地方太窮困人也過少的地方,那就會既招不了太多的人,又徵集不了太多的財物,這還如何發展?難道直接退化成了山大王不成?
“仁信,你不是說陝西乃是王霸之基嗎?這裡如此窮困人口又稀少,又怎麼能作為根據地?”李太平向梅仁信問道。
此時梅仁信也是漲紅著臉,他說的金角銀邊草肚皮只是從書中得來的,並沒有考慮到現實的情況。事實上,自從唐朝以後西安就沒有成為都城了,這其中也有經濟方面的因素。關中地區糧食產量太低,已經無法養活太多的人了。水土流失也讓陝西地界的耕地面積日益減少,幾乎都要靠外省運糧才能存活了。
“營長,屬下失誤了,沒有考慮到陝西經過流寇十餘年的肆虐,民眾早已經是不堪重負了。營長,不如我們一路向北去山西吧,山西要比陝西富裕多了。”梅仁信說道。
其實梅仁信說的只是一個方面,陝西地界不僅僅讓農民軍肆虐了十幾年。最近幾年也是大戰小戰不斷,尤其是李太平腳下的這個興安府,更是戰火聚集的場地。
華興元年,也就是順治元年,李自成被韃子驅逐出了北京城,然後敗逃陝西。同年九月,韃子進攻陝西,李自成兵分兩路應戰。韃子的和碩英親王靖遠大將軍阿濟格率領吳三桂尚可喜等漢奸攻入陝西綏德,擊敗李過、高一功領導的北路軍。同時韃子的豫親王定國大將軍多鐸也帶著孔有德耿仲明等漢奸部隊與李自成在潼關決戰,結果李自成最終戰敗,次年率領殘部敗走襄陽,最終於九宮山中身亡。大順軍將領賀珍在漢中投書歸順韃子。二月,多鐸順勢東進,入河南,下揚州,滅弘光。就是這次多鐸的侵略河南,仇天行才與宋安失散,才親眼目睹宋秀被搶走的,也正是這痛徹心扉的仇恨才讓仇天行下定決心組建保安團的。
華�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