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大學題一(第1/3 頁)
秦鳴鶴咬著筆桿,看著草捲上的題目,想起此題是出自《大學》第十章中的,“堯舜率天下以仁,而民從之,桀紂率天下以暴,而民從之”。
說的意思簡單來講就是,堯舜因有仁心,行仁政,萬民景從為善,而桀紂則橫行暴虐,小民也就多做惡事、惡人。
這是一道整題,也可以說是一道一節題,就是說這題是從一章中抽出一節完整的意思為題。
秦鳴鶴拿著毛筆在“仁”字上點了下,這個字便是破題的關鍵,當然也可以從“堯舜”兩字下手。
要說寫八股文,不得不說八股文的標準樣式,並不是秦鳴鶴前世所認知的文分八股。
八股文是時文,每科一變,不過在成化末年成一定之規,那便是破題、承題、原題、起凡、入題、提二比、出題、中二比、後二比、後二小比、大結合而為一,後世又改後二小比為束二比。
而破題歷來是依照朱子的《四書集註》,不能隨意的解釋或發揮,若是不一致,那麼就是罵題,在府試本經題上,秦鳴鶴實際就有些跑題。
而要想破題,那麼必須先認題,知題之要點,要做到知之以詳,方能做到下筆如有神助。
秦鳴鶴想了一會,提筆開始寫破題,
“仁可定國,於古帝見之焉。”
此破題意思便是,於古代聖賢來說,懷仁心,施仁政一個人就可安定國家。
對應的便是朱子《集註》中所言,“......一人定國而言......”,是明破也是逆破。
何為逆破?如本題便是先破“仁”後破“堯舜”,這就是逆破。
寫罷破題那麼便是承題,承題就是承上啟下之意,多是用三四句,按照制式要求,開頭多用“夫”、“蓋”、“而”等,而末字又用“耳”、“焉”等之類。
承題與破題的不同之處,便是堯、舜、孔子,可直呼其名,而不必像破題中“古帝”代指堯舜。
既然是承上啟下,那麼就要承“可定國”,而中後四股又要解“堯舜與人”之關係,按照《集註》中,“......有善於己,然後可以責人之善......”,承題便是,
“夫國之定,民之從也,率以仁而罔弗應,其即堯舜所以成教於天下耳。”
這句話和《集註》所言有異曲同工之妙,也是代聖立言的初始,以聖人口氣定調國家安定,民眾跟隨國君做善人,做善事,人人響應,是因為聖賢(堯舜)教導的好。
在這裡引“成教”二字,以簡代繁,用的是《大學》十章中的“故君子不出家而成教於國”之意。
承題寫罷,秦鳴鶴總覺意猶未盡,又是寫道,
“今夫教之成也,斯民罔迪不適之,(引自《康誥》矧今民罔迪不適)謂也?然有其本焉,在所以先之者而已矣。”
這便是原題,主要意圖是進一步講解題意,以今時之民不善來對比古之善,因為現如今的教化不利,進一步來強調堯舜之仁的必要性。
突出聖賢之言的正確性,必然性,也為下一步闡述做準備。
寫完原題接下來就是發凡(清稱起講),也就是原起,發凡是全文發揮和闡述的開始,必須要緊扣文章綱領,總括全域性而發其旨要。
秦鳴鶴想了想,發凡便是,
“古聖人之於民,非必家至而戶見之,乃民一觀感乎。聖人所以成教於家,而疑者已明怠者已奮,況官師之董勸猶其後也。”
發凡最簡單便捷的方法就是一正一反,反者拗其意,正者則攻主旨。
在本題發凡中前三句為先反,意思是民眾並沒有親眼見到堯舜聖賢,他們不過是聽人說過罷了,意指“仁”和聖賢看似無關。
而在後三句,則是正攻,意思是堯舜聖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