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部分(第4/5 頁)
一絲不安,是什麼呢?林沖猜不透。
第天是約定各走各路的最後一天了,林沖沒有猜測楊紫荊的心意,他只想儘快幫楊紫荊的丈夫點上一個風水好穴,以後各走各路,永不相干。
午飯過後,林沖一刻也沒擔擱,出城後察看了一下山姿的走向,便一領著楊紫荊尋著龍脈的蹤跡一路急走。
華夏有三大龍脈,分別為北龍、中龍、南龍。
黃河以北的山脈屬北龍,自北寰乘高而來,山脊雙西入龍門西河,脊東之水流入幽冀,入於東海,其西一支為壺口奉嶽。
黃河以南,漢水以北的山脈屬中龍,為關中之山,皆為蜀漢而來。支至長安,而盡關中。
漢水以南的山脈屬南龍,南諸山皆於岷江,出岷山,夾江兩岸而行。左邊一支去為江北;右邊一支分散江南閩廣,盡於兩浙建康;其一支自南而東,則包彭蠡之原,度歙黃山,以盡於建康,又自天目山分一枝盡於浙。
走出績溪,往西而行。日暮西山之時,兩人已到了黃山腳下。
黃山,素有天下第一奇山之稱,深壑幽谷,峰巒峭壁。
林沖遙指跟前雲繞霧罩的黃山說“此黃山氣象天成,實是不可多得的靈山寶地。現在天色將晚,待明天才進山吧。”
“現在進山。”楊紫荊望著跟前巍峨壯麗的黃山若有所思的回道。
“行。”林沖沒有猶豫的點點頭,心想進山後隨便挑個風水比較好的打發楊紫荊,之後便可自由自在的趕赴江西了。
真可謂一日曆四季,一步一重天。
剛進山不久,天空飄下了滿天絲雨,煙雨迷朦,讓寂靜的空山更覺深遠了。
沒心思去欣賞沿途的奇山秀境,林楊兩人匆匆翻過了桃花峰,沒有沿著立馬橋上山,林沖運轉鏡花水月,感應著天地間乾陽清泰之氣息折東而上。
天色微昏之時,兩人已爬上了紫雲峰之上。
雨勢漸大,紫雲峰下山氣氳氤,如煙如霧,彷彿置身世外仙山之中。
千尺為勢,百尺為形。
林沖臨風而立,一指雲山霧罩中的群峰說道“龍好飛鸞舞動;穴好星辰尊重;砂好有朝有映。水好如蛇過徑。”談笑之間,林沖指點群峰“青潭峰,眉亂峰,佛掌峰,青鸞峰,以及雲山下一彎前海。山環水抱必有氣,四靈呼應,旗鼓相當,龍高虎抱,山水相映,藏風聚氣之地也。”
“我不懂,你說好,便好。”楊紫荊沒有隨著林沖的指點觀望,她從懷裡取出一把黃澄澄的銅鎖。
“連心鎖?”林沖回頭,望著楊紫荊手中那精巧的小銅鎖不可思義的問說“哪裡來的。”
一路上可沒看見楊紫荊買過這玩兒啊。
“剛才在立馬橋的攀索順來的。”楊紫荊頭也不抬的把玩著小銅鎖,驀然間兩指發力,把小鎖上原主人刻留的兩行小字抹去了,並以指代筆,功行指尖,輕輕數點之後,小銅鎖上赫然留下兩行小字----林沖,楊紫荊。
林沖站的遠看不見楊紫荊在小銅鎖上的動靜。他心裡只是一個勁的暗歎,這個楊紫荊就是強,連人家的連心鎖也能順走,果然非一般的強。
山風揚起了楊紫荊月白色的裙裾,霧雨朦朧了她的容顏。
楊紫荊默默的看著手中的連心鎖,緩步走到紫雲峰的攀索前,挽了挽裙裾蹲坐在一根小石柱旁邊。只見小石柱上掛著一把小銅鎖,由於年深日久,鎖面上泛出一層斑斑駁駁的銅鏽。
楊紫荊沒有細看那把銅鎖,她默默的把自己手中的銅鎖釦在小石柱上原來的那把銅鎖上面。
“我本官家之女,祖籍湖北,父親單名漣,我父進士出身,官至左副都御史。我父一生清廉,終日為國,力圖振國家之式微,予百姓之安生。可恨君主昏濁,奸臣叛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