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目標,世界盡頭之海!(第2/6 頁)
馮道夫卻並不打算推廣。
這不是因為他覺得只有他高風亮節馮道夫才能抵擋住腐化。
主要還是工業產能跟不上。
以舊換新,變相的收繳了部落大部分人的武器。
把這些武器全都熔鍊,一波直接把鍛造幹升級。
「獲得鍛造專長-高壓鍛打(力量+1、單/雙手操控+10)」
鍛造lv6,經過各項操控加成,馮道夫自認有了八級技工的水準,全靠他手搓出來的。
搓一架四輪馬車沒問題,搓幾十架?
這就像是給幾千個求子的女信徒賜福,磨禿了皮都忙不完啊!
而且配套的水泥路也沒有那麼多。
現階段主要的水泥產能還是更多用在磚瓦樓建設。
在那些如毛細血管般的狹窄土路上,四輪馬車就不如兩輪馬車好使。
新時代農村都已經有許多新科技,但在農村馬車和牛車仍使用兩輪結構,多少能驗證複雜環境對載具的選擇。
北歐房的大部分地形都和老家相似,山地多、水系複雜,透過性更強的獨輪和兩輪就夠用了。
另外也是沒有那麼多合格的馬來拉四輪車。
就算有好心貴族贊助,他們也更多是養牛,部落馬廄總共也才幾百匹馬,根本不夠。
馮道夫也考慮過牛車。
然後他就發現,自己犯了和拿破崙一樣的想當然錯誤。
當年拿破崙為了遠征毛熊,做了極其繁複的後勤準備工作,例如使用了大量的牛車來補充運力,再算上輕型二輪馬車,這兩樣就佔據所有載具裡的近75。
這麼準備,就是因為拿破崙在波蘭戰局裡,被當地的爛路坑得夠嗆,發現四輪馬車經常動彈不得。
想到毛熊的路更爛,就打算以相對輕便的孔圖瓦馬車和牛車作為補充。
拿破崙認為牛車在很多方面優於馬車。
比馬好養活,比馬載重更大,還能走爛路,而且等到吃完牛車上的補給品,那就可以直接宰牛拆車,拿拆出來的木柴煮牛肉。
實地操作之後就發現槽點太多。
用牛車的想法看似周到,但實際上牛牛既笨重又慢,根本跟不上大部隊行軍。
要麼提前宰殺,要麼就得扔在後頭。
最主要的是,累狠了凍著了,還會爆發疫病,牛傳牛,最後導致牛的大量死亡。
完全不會跟預想的那樣,先吃牛車上的食物,然後再宰牛,最後用牛車當柴火——現實直接把這美夢扇醒。
現實裡,是拉車的牛先死,車陷在沼澤裡,然後上頭的食物再爛掉。
歷史上,東征還沒過涅曼河畔就已是十不存一,後勤徹底爛掉,然後全域性崩盤。
某種角度上,可以說是牛牛導致了拿破崙的滑鐵盧。
牛牛:吔屎啦科西嘉食牛魔!
馮道夫折騰了一圈,最後發現還是原來的傳統載具好使。
“從未乾過農活的下鄉啤酒肚,好高騖遠的一拍腦袋,然後被老百姓的智慧結晶吊打什麼的,太喜聞樂見了。”
“還好哥們嘴不硬,知錯就改。”
“一切都要看物質基礎啊……這次遠征還是以雪橇和獨輪車為主吧,馬先繼續養著吧。”
馮道夫從路和載具又想到了養馬,決定還是先給馬兒們提供更好的伙食。
雖然不懂育種,但以人型牛馬來推斷,肯定還是得住得好、吃的好、心情好,才會有心思想要生仔。
飽暖思o欲嘛!
想要改善馬的伙食,只吃乾草那肯定是不行,得上精飼料,多吃大麥穀物、骨粉等蛋白質補充物,得到更濃縮的營養物質以滿足額外需求,才能長得起膘。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