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4章 航空母艦(第3/4 頁)
我看淮南人馬一定會攻京口,而非石頭城。都督還是想清楚?”
司馬懿心想,此時還不到囂張的時候,暫且忍耐。
笑道:“將軍差矣,石頭城【建業,今南京】地處長江下游,緊鄰長江天塹採石磯,地形複雜,周圍山地丘陵遍佈,易守難攻。乃是東吳沿江三大要塞之一。怎麼不重要?”
他這話一,眾將倒是對他多了幾分信服,最起碼他還知道孫氏父子在江邊經營的三大要塞。
石頭城此時雖然沒有形成規模,但的確是東吳沿江一處重要的軍事要塞。
攻入石頭城也就是開啟了江東的大門。
孫輔還是不服:“既然,都督知道武昌、石頭城、京口是東吳的三大要塞,那京口為何不派人防守?”
司馬懿一聽,我正等著你說這句話呢,立即道:“那就讓孫賁將軍、呂虔同往守之,呂虔不懂水戰,正好守城。”
眾將雖然對呂虔有所懷疑,但一想,有孫賁在,也出不了事。
同時也覺得司馬懿想的周到,絕沒有一絲不軌的企圖。
司馬懿和衛溫、劉基、丁奉、馬忠、闞澤、淳于丹、張普、薛喬、曹遵、劉柱駐防三江口。
孫權自領十萬大軍駐防柴桑以防不測。
這樣安排表面上很合理,其實已經偷樑換柱,把孫權的親信部隊,肢解分散了。
司馬懿、做的很高明沒有人看出端倪。
全琮乘勢要求調丞相孫匡駐守吳郡總督會稽、吳郡、丹陽三郡軍事。
防備東線袁兵。將周瑜調往會稽任太守,受孫匡節制。
全琮駐守廬陵、鄱陽防止袁兵從陸路攻來。
孫權一向把全琮視為心腹,覺得這樣做比較妥當,一概允許。
這樣一來,孫權的總體佈防,就分為四部分。
第一就是司馬懿在三江口赤壁一線的主力水軍。
第二就是駐防彭澤郡柴桑口的孫權。
第三是防備陸路的全琮。
第四就是處於大後方的孫匡。
這樣安排可以說得上非常周到了。
基本是鐵板一塊,無懈可擊。
劉備和袁兵衝過來,定會碰壁。
可問題出在牆壁本身,它的地基已經鬆動了,隨時準備向內傾倒。
周瑜在吳郡聽到司馬懿如此佈防,
連連跺腳,拍案叫苦:“豈有此理,越俎代庖,畫蛇添足,程普老將軍休矣。誰給大都督獻計,此人必定包藏禍心,奸細無疑。”
參軍顧邵苦笑道:“哪有人獻計,都是司馬懿獨斷專行的。”
是夜,西北風起,大霧封江。
這可不是諸葛亮借來的,是老天主動贊助的。
大風吹動的霧氣,就像是漂浮於江面上的層層輕紗,
吹走了一層還有一層,無窮無盡,遮蔽著所有人的視線。
當霍峻、黃忠的船隊黑夜中駛入江心的時候,
霧氣更濃,達到了對面不見人,伸手不見指的地步。
濃霧像一堵堵厚重的牆壁橫亙在眼前。
厚的連強勁的江風都拖不動了。
按照諸葛軍師的吩咐,五百名死士,兩百條舴艋小舟、乾柴、桐油全都齊備。
小舟扯起風帆,順流順風,箭一般向三江**去。
東吳大將淳于丹奉命正在江面水寨中巡視。
說是巡視,其實什麼也看不到,眼前濛濛一片,彷彿陷入混沌。
只能聽到耳畔水流嘩嘩作響,拍打戰艦。
舉起火把也只是看到兩步之外。
這種天氣,真是要命。
淳于丹囑咐士兵們小心戒備,準備回去睡覺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