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輕騎對射(第2/2 頁)
逢勇者勝,向前進,向前進,向前進,大明軍魂……”
小衙內不允許擂鼓助威,而是讓大鳳二鳳,帶領堡內所有人員高唱軍歌,並儘量帶動無定河河谷中,所有民堡裡的百姓青壯一起大聲合唱。
目的是給韃子施加強大的心理壓力,從精神上壓垮他們,進而破壞、干擾敵人的技戰術發揮。
吊橋放下,堡門開啟,騎著新疆伊犁棗騮馬的小衙內,一馬當先衝了出去。
沿著無定河東側疾馳的韃子先頭部隊,現在看到就幾十個人馬隔河追殺他們,根本沒放在眼裡。他們一邊向前飛奔,一邊習慣性拿出騎弓,向自己左側,無定河對面的明軍射去。
絕大多數的人都是右撇子,右臂力量比左臂大,理論上韃子的對蹬射要佔據優勢。
幾百枝上等鵰翎羽箭,破空呼嘯而至。敢死隊排成一字長蛇陣,首尾相連不躲不避,在快接近冰凍的無定河河邊時,向自己左側輕拉馬頭,引導戰馬與韃子隔著無定河,沿著河谷平行向北賓士。
“砰、砰”,小衙內的臀部,離開馬鞍約四寸左右,就像標準的扎馬步一樣,不管鋪天蓋地而來的箭雨,就對準無定河對面的韃子騎兵開火了。
這是全長1.2米左右,外口徑約兩厘米的騎兵雙管滑膛震疊銃。每根槍膛裡面,都裝有九粒九毫米的鉛彈和鐵彈。
冰凍的無定河寬約一二十米,兩方都不敢跨過光滑的冰面,去近戰肉搏擊殺對方。因為馬蹄鐵容易在冰面打滑,導致人員摔倒,雙方此時正好形成,隔河對射的僵持局面。
輕騎隊安排三十人沿河呈一字型,前後錯開2~4個馬身,預防追尾碰撞。因為製造時間緊,新騎兵震疊銃只有四十杆。其中十個家丁每人兩杆,剩下二十人,每人配一杆新震疊銃和一杆沙圖納爾鳥銃。
另外十人,牽著四十匹備用馬,暫時遊離在小衙內他們左側,即韃子的弓箭射程外,與三十人的騎射隊,平行同向賓士。
上次繳獲的沙圖納爾鳥銃,長約1.2~1.3米,口徑為15毫米左右,大致相當於現代社會的20號霰彈槍。為提高命中機率,小衙內要求裡面也裝填霰彈,只不過是十五粒六毫米彈丸。
喜歡明末榆林小衙內請大家收藏:(www.630zww.com)明末榆林小衙內【630中文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