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駱駝炮(第2/2 頁)
和血肉之軀,能抵抗了的。
在騎弓三十米射程之外,步兵版鋼弩和短標槍,就能撕開賤奴精良甲冑,給他們放血透氣。
進攻是最好的防禦。
就在阿濟格發動第二波衝鋒的時候,杜老根留下24支鷹揚銃小組,準備替換打空彈丸的上一撥人員。
剩下52支小組,在清膛冷卻後,已經把鷹揚銃,牢牢繫結在駱駝身上,在兩支三百人的騎兵護衛下,從左右兩翼出發,準備包抄賤奴。
與正常人想象的不一樣,五十米的距離,駱駝最多六秒就能抵達,奔跑速度相當於短跑冠軍博爾特。
在賤奴兩側兩百米外,身上披有毛氈,耳朵被扎聾的駱駝,乖巧的趴伏在地面上。
清醒過來的賤奴騎兵,馬上開始反撲,此時雙方相距六十米,正好被鷹揚銃的霰彈子,打的人仰馬翻。
作為重型鳥銃的鷹揚銃,後坐力不大不小,訓練有素的駱駝可以承受。這就是新疆準噶爾部落,與清軍作戰時的“駱駝炮”。
嗩吶名曲《百鳥朝鳳》吹響了。
三十八門佛郎機火炮和重新替換的24支鷹揚銃,開始快速前進。
這是小衙內以前給他們講過的,法國拿破崙的“飛行炮兵”戰術。
目的是主動擠壓,敵人戰馬的提速空間,打亂他們的作戰計劃和部署。
阿濟格傻眼了,明軍多少年沒有主動進攻了?哪有用火炮衝鋒陷陣的?
此起彼伏的竹哨聲響起,前推約三十米,用時不到六秒的銃炮隊,停下腳步,快速打出兩輪獨子彈。
趁賤奴前排隊伍混亂,不知所措的時候,處在奇數位置的銃炮,再次突進二十米,停下腳步,開始不緊不慢的兩輪齊射。
落在後面偶數位置的銃炮,藉著前方戰友的掩護,越過他們約十米,再停下腳步,不緊不慢的齊射兩輪。
這是清朝初年,八旗部隊“九進十連環”戰陣戰術的翻版,適合沒有車營掩護的,火器部隊進攻使用。
有之前特遣隊傳遞來的情報,又看到對面賤奴,正與榆林軍死磕,應該只剩下七千人,防守龐大無比的營地和戰利品。
薊遼總督劉策,果斷命令剩餘的一千五百個騎兵,拿著猴版鋼片弩,呈散兵隊形,在賤奴營地三百米外遊弋。
喜歡明末榆林小衙內請大家收藏:(www.630zww.com)明末榆林小衙內【630中文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