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價效比(第2/2 頁)
他們依託各種殘垣斷壁,再堆砌上大量的殘磚碎石,把明軍進攻和自己逃跑的路線,全都堵死了。
看著他們欲言又止的樣子,早就得知情況的小衙內,假裝氣若游絲的小聲言語:“炮轟,繼續炮轟。”
打炮上癮的勳貴子弟,就等這句話呢。
巴結他們的兵部官員,已經安排京營士卒,在千斤閘底部,撬出青石板挖掘土洞。
才69厘米長的楊鶴版臼炮,還有低矮的四輪炮車,輕輕鬆鬆就塞進城裡來了。
為了伺候這幫真小衙內,城外的碧霞宮,臨時改成了炮彈作坊。
四品兵仗局官員,親自坐鎮,指揮工匠熔鑄鉛質或者鐵質的實心炮彈,石質炮彈也在緊急製作中。
現在還不到中午,趾高氣昂的勳貴子弟們,坐在傘蓋下面,喝著冰鎮汽水,有小妾在旁邊扇扇子吹風,悠哉悠哉的看著,遠處螞蟻一樣慌亂的賤奴。
被混編明軍佔領的四面城頭,總共有兩百門的楊鶴版臼炮。經過幾發試射後,它們基本能命中,賤奴所在的縣城中心區域。
重量加自由落體,也讓足球大小的實心炮彈,爆發出前所未有的破壞力。
即使沒有直接砸到敵人,實心炮彈落地後,崩濺出去的碎石子、碎磚頭,也能讓周邊的兩腳畜牲,一片哀嚎。
趁著勳貴子弟,玩的不亦樂乎,尤世祿按照侄子的指點,把薊鎮明軍,一兩百公斤重量不等的威遠炮、葉公炮,也從千斤閘下面拖拽進城。
較大的炮車,拆卸後人背或者吊運上城頭,全部移動到城內後,再重新組裝起來。
這幾種比歐洲同時期,古斯塔夫三磅團炮,威力還大的明朝野戰火炮,單價最便宜的,才五六兩白銀,還輕便小巧,可以快捷的轉移陣地。
而以徐光啟為首的西法黨,給崇禎皇帝的奏疏中,白紙黑字的明確記載,每杆西式鳥銃,就要四兩白銀。
幾千斤重的紅夷大炮,也被西法黨吹的天花亂墜。
真實情況是,第一次世界大戰時期的火炮,都沒辦法完全阻攔騎兵,更何況是十七世紀?
這麼重的火炮,就是抗日戰爭時期的國民黨軍隊,都很難組織起,高效的運輸和機動,更何況是明朝?
喜歡明末榆林小衙內請大家收藏:(www.630zww.com)明末榆林小衙內【630中文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