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怒斬民族敗類張彤雲(第1/3 頁)
1856年,不列顛國藉口“亞羅號”事件,高盧國藉口“馬神甫”事件,組成聯軍,入侵華夏,企圖擴大在華利益。
“亞羅號”本是一艘華夏商船,卻懸掛不列顛旗幟,在廣東海面從事非法走私活動。廣東水師強行登船檢查,不列顛人以此為藉口向華夏宣戰。
馬賴本是高盧國的傳教士,卻在當地欺壓百姓,凌辱官府,縱容教民為非作歹。新任知縣秉公執法,判處馬賴死刑。此為“馬神甫事件”。
“亞羅號事件”和“馬神甫事件”便成為不列顛國和高盧國侵略華夏的藉口。
19世紀中後期,歐美列強在世界範圍內掀起瓜分殖民地的狂潮。華夏地大物博,又有四萬萬百姓,具有世界最大的消費市場。
自不列顛於1842年開啟華夏大門後,各國列強不滿足於既得利益,處心積慮想要擴大華夏市場。
本來,兩事件均錯在洋人。但在當時“強權即真理”的叢林法則下,不列顛國和高盧國反而認為華夏無理,糾集聯軍悍然入侵華夏。
1857年12月,英法聯軍攻陷廣州。廣東巡撫柏貴、廣州將軍穆克德訥投降。兩廣總督葉名琛被俘,後在天竺加爾各答絕食而死。
1858年3月,英、法、俄、美四國公使一同來往魔都,向華夏交涉戰爭事宜。
1843年,第一次鴉片戰爭剛結束,清廷便責成兩江總督會同魔都道臺一起辦理地方外交。當時的清廷保守成風,一貫強調外交公使要向皇帝行跪拜之禮,而外國公使則堅決不同意。
塔讀@<app,^免費小說網站
為了避免同洋人打道,清廷不允許外國公使進京,並把外交大權下放給兩江總督、魔都道臺等地方官員。清廷對此洋洋得意,認為外國公使不得不與地方官員打交道,而地方官員是清廷的奴才、屬下。
這樣的話,外國公使也就降格成了與地方官員一樣的奴才、屬下。
清廷的這種行為無異於掩耳盜鈴,卻在無形中強化了魔都道臺的地位。此後的歷任兩江總督都視外交為畏途,把外交事務推給魔都道臺。魔都道臺的地位也因此水漲船高。
外交大權本是一個國家中樞政府最重要的權能。清廷竟把外交大權交給一名地方中層官員,真是聞所未聞,滑天下之大稽。
1858年3月,曾國藩署理兩江總督不久,正在南昌督師。湘軍李續賓部已經攻克湖口和小池口,盡破九江藩籬。九江指日可下,曾國藩躊躇滿志。他地處偏僻,還沒得到四國公使來滬的訊息。
與外國公使交涉的重責,落在了時任魔都道臺陳城的身上。
前任兩江總督何桂清原躲在租界內,清廷已經將他革職查辦。陳城嫌何桂清留在租界礙事,便親自前往租界疏通關係,抓住了何桂清,將他押送進京。此舉得到咸豐嘉獎。
四國公使來勢洶洶,帶來了六十來艘戰艦。
陳城也不甘示弱,將正在杭州灣的長江艦隊調回魔都。他照會四國公使,嚴禁四國戰艦進入長江,嚴禁四國戰艦靠岸、登陸,哪怕是租界都不行。
他援引國際公法,就連不列顛國、高盧國的商船也不得靠岸,否則以敵艦論處,格殺勿論。
本書.首發:塔讀*小@說app&——免<費無廣告無彈窗,還能*@跟書友們一<起互動^。
長江艦隊只有二十來艘戰艦,規模遠不如英法聯軍。所幸戰艦上的火炮較為先進,具有射程、精度、射速、可靠性上的優勢。
魔都市民見民軍態度強硬,大有為華夏揚眉吐氣之勢,個個備受鼓舞,紛紛向民軍建言破敵之策。
魔都地頭蛇、大買辦楊坊也坐不住了,向陳城大力舉薦翻譯。